种粮农民的增收账
种粮农民的“增收账”
李令彬
日前,某粮食收购商来到南海新区埠子场村收购玉米,短短一个小时,装满数吨玉米的货车便驶离村庄。邢开模是其中一位卖粮村民,650公斤玉米让他获利1456元,加上此前卖出的450公斤玉米,仅玉米收入就有2300多元。 邢开模今年种了5亩玉米,产量约2000公斤,按时下价格计算,收入应在4000多元。他告诉:“种粮有这样高的收入以前想都不敢想,这多亏了国家的各种惠农政策,如今俺村还免费为村民耕地、播种,我一年可节省600多元耕种费,种田的积极性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高。” 村民邢开福给算了一笔账:现在种一亩地一年收获两季,种小麦、玉米约产粮800公斤,按每公斤2元计算,可收入1600多元,除去化肥、种子、农药、耕种等费用约500元,还剩下1100元钱,另外国家对每亩田地补贴80多元,村里对村民耕种一亩田地还补贴90元耕种费,算下来一亩地年可收入近1300元。 翻阅埠子场村往年土地明细台账:以2002年为例,每公斤粮需缴纳0.10元农业税,村民赵巾增家2口人,种田2.58亩,总产量1280公斤,年需缴税128元;村民高水清家3口人,种田4.07亩,总产量1875公斤,年需缴税187.5元……“那时村民人均年需缴纳农业税60多元。”邢开福介绍,种田收入不高,影响了村民种粮的积极性,不少村民都不愿意种地,有的从事畜牧、海水养殖,有的以赶小海、务工增加经济收入,还有的想方设法把户口转到外面去,没办法转户口的村民一到70周岁就把分配的土地交回集体。 为让老百姓真正得到实惠,激发他们的种粮积极性,自2001年起,埠子场村便安排机械为全体村民耕种田地,一亩田地只收村民20元钱的机耕费和播种费,余下费用全部由村里承担;后来,国家又取消了农业税,并开始发放农业补贴,进一步提振了村民的种粮积极性。今年秋季,埠子场村“两委”又决定彻底免除村民的机耕费和播种费,仅此一项年可减少群众4.5万元的支出。村民邢开滋告诉,如今机械化程度高,种田如同打零工,加上各级的惠农政策,种粮收入较以前大幅度提高,老百姓真切感受到了种粮带来的实惠。 采访中,多年从事海水养殖的村民高卫东告诉,现在粮食收购价格高,还能获得国家的补贴,承包一定数量的土地来发展生态农业是一条非常好的增收致富门路。该村相关负责同志也表示,目前埠子场村主要粮食作物年产量近40万公斤,总产值近100万元,随着国家对农村投入不断加大,必将进一步激发村民的种粮积极性,全村粮食产量、产值也将有新提高。
类风湿关节炎秋季夜间咳嗽怎么办类风湿关节炎新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