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联是青岛路黄岛路红岛路柔软
您现在的位置: 下篇:危险的物联网??押注物联网 http://www.50cnnet.com 物联中国
日期:2012-08-07 12:1 :07来源:物联中国 点击:502次 核心提示:导读:获得国家层面支持的北京,获得产业联盟支持的上海、武汉、广州,乃至由运营商推动的的重庆、深圳、杭州等地,大都将无锡视作假想敌。 文 / 《财经国家周刊》记者 王云辉 10天后,就会有一个大型投资集团到上海,他们愿意与我们在浦东共同建设云计算中 导读:获得国家层面支持的北京,获得产业联盟支持的上海、武汉、广州,乃至由运营商推动的的重庆、深圳、杭州等地,大都将无锡视作 假想敌 。
文 / 《财经国家周刊》记者 王云辉
10天后,就会有一个大型投资集团到上海,他们愿意与我们在浦东共同建设云计算中心。 5月12日,上海浦东新区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下称经信委)副主任张爱平向《财经国家周刊》记者透露。
两周之前,上海市才刚刚公布最新的物联网扶持政策《上海推进物联网产业发展行动方案(2010 2012年)》(下称《方案》)。按照该计划,上海将在2012年内,培育一定规模的物联网产业、引领核心技术研发,并深度参与产业标准制订。
这是去年底以来,各地物联网产业 大跃进 的最新注脚。据业内人士统计,无锡、上海、嘉兴、杭州、广州、深圳、武汉、重庆等多市政府都已提出 抢跑 物联网。
各地政府官员却并不轻松。 政府搭台没问题,但产业必须做起来才行,而国内的物联网产业基础太弱,一两年甚至三五年都未必能见结果。 一位地方政府人士坦言,为了吸引并扶持企业,各地官员们不得不绞尽脑汁,各显神通。
热捧 之下,尚处于襁褓之中的中国物联网将会呈现怎样的前景?
焦点 的压力
我们不去争第一。 5月12日,站在太湖湖畔,无锡信息化和无线电管理局局长张克平语气平静。
在这里隔水遥遥相望,依稀可见一栋大楼耸立,那里承载这座城市乃至中国物联网产业化的根基,正是中科院无锡物联网产业研究院的所在地。
此时,张爱平刚刚结束与无锡电信和当地一家房地产企业的内部会议:如无意外,一个电信网络与物联网相融合的 感知社区 试验田就将在无锡问世,并在此基础上撬动相应的应用标准。
在这个以物联网而成为舆论焦点的城市,类似的项目正不断涌现。张克平说,到5月10日为止,无锡市已经有84个物联网应用项目立项或投入实施,已有规模以上物联网企业逾100家,总产值220亿元 这些数字每天还在不断增加。
但对张克平来说,这远远不够。
一位了解张克平的人士说,这位主抓当地物联网产业发展的官员其实 心里压力很大 。 去年温总理的视察和定调,给无锡带来了发展的机遇,但也令无锡的物联网战略带来了压力。 这位人士说。
2009年8月7日,温家宝视察无锡并指示,要迅速在无锡建立中国的 感知中国 中心,同年底,国务院正式批复,在无锡建设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国家传感信息中心)方案。2010年1月,中国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在无锡挂牌成立,同月,无锡物联网基地毫无争议地出现在由工信部发布的《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批准第一批 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名单中。
转眼之间,无锡已成为物联网的代名词,上下关注的焦点。短短数月之间,中移动、电信和联通三大运营商、各大高校、科研机构和大批企业都纷至沓来,进驻无锡。
无锡风头之盛一时无二,张克平却清楚,无锡物联网自此再无退路。
按照无锡市计划,当地物联网产将迅速成长,到三年后,将培育物联网企业600家,产业规模900亿元,且培育上市企业5家以上,到2015年,产业规模将达2500亿。
问题是,这样的规模并非政府简单扶持就能一蹴而就。几乎业内人士都明白,就目前国内的物联网产业基础而言,芯片、传感器、云服务等关键环节大都需要 从头开始 ,系统集成等环节并非产业关键,也难以培育真正具有竞争的大型企业。
一位无锡官员说,在私下,很多人都为无锡担心, 现在全国都看着无锡,如果政府的钱投下去,两三年之后却没有龙头企业出来,怎么办?
或许正因如此,在很多城市跳出来争夺物联网主动权时,无锡的表现出人意料的淡定。#p#分页标题#e#
我们现在要少说话,只做事, 张爱平说, 名气再大、概念再好都是虚的,我们现在要做的是真正却推动物联网的产业化,培育产业环境、推动行业标准、并扶持成功的企业。
说这句话时,太湖之畔已然灯火阑珊,张克平换上球鞋,沿着湖边向前漫步而去。对他来说,这已是一段时间来最好的放松,在接下来的一周,到物联网公司中的新一轮调研又即将开始。
追逐 高地
与聚光灯下的无锡不同,在更多地方,物联网依然是一块需要争抢的 香饽饽 。
比如上海,这个一度被很多业内人士戏称 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 城市。
无锡物联网最主要的推动者,无锡物联网产业研究院院长刘海涛,其另一个身份正是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副所长。早在2005年,一个由12家企业、院校、研究所组成的上海电子标签与物联网产学研联盟就在上海成立。此后,上海的物联网研究也一度在国内领先,上海的集成电路产业和IT产业基础也少有地方能与匹敌。
然而,在温家宝视察无锡后,国内科研机构、企业、风投资金却齐聚无锡,上海却只能旁落:在上海,物联网并未被排入最优先序列,但在无锡等长三角的二线城市,它却早已成为地方投政府下重注,被视作赶超希望的 一号工程 。
上海张江的土地已经涨到了几万元一亩,政府的补贴也有限,但在二线城市,政府甚至可以给物联网企业白送大片土地的使用权,并给予高额的配套资金或补贴。 一位业内人士说。
尽管如此,上海仍未放弃物联网的努力。2010年 月2日,上海物联网中心在上海嘉定揭牌,宣称将以此打造国内最具竞争力、具有国际影响的物联网技术研发基地。一个半月之后,上海再度发力,发布《方案》并将嘉定区和浦东新区确定为上海的两个物联网产业基地,计划通过建立应用示范园区和产业园区,鼓励物联网相关企业向产业园区集中,在用地、用房、研发补助、立项审批等方面进行倾斜,最终实现 后发制人 。
虽然在成本等因素上,上海有一定限制,但上海也有自身不可复制的优势。 张爱平向《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表示,比如上海有更多的专业人才聚集和产业基础;做为金融中心、航运中心和商贸中心,上海可以在很多领域推动物联网的产业化和市场化等。
我们现在提出的口号是智慧浦东,分成了7个领域,并组织了7个团队,由政府、企业或是委托咨询机构来进行相关规划,或进行产业研究。 张爱平透露,目前,浦东正在上海物联网规划的框架下,申报国家物联网应用创新的先导区, 我们计划通过政府的规划和引导,以及优化产业环境,并适度开放领域,鼓励物联网应用,来推动浦东乃至上海的物联网产业化。
上海并非特例。一位业内人士说,在国内,只要具有一定实力的地方政府,大都已经加入到追逐物联网的队伍中来。
就目前而言,获得国家层面支持的北京,获得产业联盟支持的上海、武汉、广州,乃至由运营商推动的的重庆、深圳、杭州等地,大都将无锡视作 假想敌 ,并出台了自己的物联网发展规划。
物联网产业的 高地 争夺即将开始。 业内人士评价说。#p#分页标题#e#
中国标准平添波折
在业内人士看来,各城市对物联网的追捧无可厚非。
目前比较积极的城市基本上都有较强的产业基础,并具有不同层面的产业化和市场化推动力,适合发展物联网。 该人士说,但就目前而言,国家仍缺乏一个统一的规划。
各地出台计划的方向和内容大都比较接近,很少突出特色,而且基本上都没有就物联网的产业关键环节出台具体的扶持政策,如果不进行统筹规划,可能很快就会成为缺乏核心竞争力的重复建设,陷入恶性竞争内耗。 这位人士表示,由中央政府或有关部委进行统一规划势在必行。
该人士认为,在统一的规划中,可以考虑各地的产业情况等差异,集中扶持产业链中的关键环节。
而除了政府,运营商等产业巨头亦对物联网态度火热。
中移动总裁王建宙早在2009年就在公开场合反复提到物联网,2010年两会期间更提交了《发展物联网,推进信息化》的提案。在各地,中移动的物联网应用也逐渐铺开。
中国电信与联通起步略晚,但跟进速度同样迅速。去年11月,中国电信与联通先后在无锡建立物联网实验室,与中移动前后仅相差数天,在两公司内部,物联网的产业调查和战略分析早已开始进行。
业内人士表示,根据此前的国际经验,运营商或是物联网最有效的推动者。 通过无线传感网络与运营商业务网络的融合,运营商可以推出更多的增值服务应用,物联网也得以快速推广。
看到这一点的并不只有电信运营商。正在市场化转型的广电网运营企业、国家电网等 网络 巨头,都已经虎视眈眈,广电内部早已开始讨论制定基于广电数字网络乃至NGB的物联网总体规划,并计划于今年内出台。
与物联网相关的整个产业链,都希望参与进来。 一位业内人士说。
在这个过程中,标准的制定和统一将最为关键。 传感器网络国家标准组副秘书长邢涛表示,无论是地方政府还是参与企业,都希望通过参与制定标准,加强自身对产业链的掌控,但这最终可能导致标准的分散和难以推行, 虽然标准制定本来就是各方利益博弈的结果,但就国家产业发展来说,物联网的标准也应该提前有统一的规划,避免因产业链的躁动,令中国的标准制定平添波折。
【】声明:文章观点来自网易博客,故不对以上内容观点负任何责任。
出处:物联中国 郑重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物联中国(www.50cnnet.com)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榆林治疗白癜风医院
活血化瘀消炎止痛舒筋
西宁男科医院
安庆治疗早泄费用脑梗和脑梗死有什么区别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偏低怎么办
- 上一篇:混动进城纯电下乡中国式新能源路线图
- 下一篇:不能错过的婴儿床选购诀窍缘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