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居风水

您的位置:首页 >> 家居风水

率先创新驱动发展建设世界一流园区

来源:基隆手机网 时间:2020.06.15

本报 李争粉报道

6月13日,科技部火炬中心在武汉东湖高新区召开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工作座谈会。来自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武汉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上海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深圳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成都高新区、西安高新区、杭州高新区、苏州工业园区等8家国家高新区管委会的主要负责人及多位专家出席会议,并就加快创新驱动、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达成武汉共识。

武汉共识提出,国家高新区的发展正迈入新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面对新常态、新机遇、新挑战,一流高科技园区必须增强感和紧迫感,主动对接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等国家发展战略布局,积极响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互联+、中国制造2025等国家重大战略部署,当好创新驱动发展的先锋,努力发挥好国家高新区的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为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冲刺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

据介绍,国家高新区发展在十一五期间确立了三类园区分类指导发展框架,三类园区分别是争创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建设创新型科技园区和创新型特色园区。

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是将硅谷、新竹、索非亚等国际著名科技园区作为坐标系与创新发展的赶超对象。2006年10月,科技部火炬中心与中关村科技园区、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深圳高新区、西安高新区、武汉东湖高新区和成都高新区等6家国家高新区共同签署了《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行动方案》,提出围绕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发展特征和目标,借鉴世界一流园区成功发展经验,选择中关村科技园区等6家高新区作为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的试点和示范,并逐步增加试点高新区的数量,力争在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的过程中有个以上园区脱颖而出,成为真正在国际上拥有重大影响力的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

2013年科技部发布的《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新驱动战略提升行动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加快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的建设,积极培育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创新型产业集群,打造全球性创新极和新兴产业策源地;充分发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先行先试的优势,加强在技术转移、成果转化、股权激励、科技金融等方面政策措施的探索,率先建设成为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强化引领示范作用。

注意到,此次参加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工作座谈会的高新区中新增加了杭州高新区和苏州工业园区。

据介绍,2014年国家高新区总收入达23万亿元,上述8家高新区的总收入占了整个国家高新区技工贸总收入的近一半。尤其在经济下行压力比较大的情况下,8家高新区保持了较快增长,特别是发展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方面走在全国前列。如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2014年实现总收入3.59万亿元,加快了首都产业升级步伐。2014年中关村新创办并有实际经营活动的科技型企业超过1.3万家,是上一年度的2倍多,在全国率先形成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局面。西安高新区营业收入2014年达1.1万亿元,进出口总额1153亿元,占陕西省68%。今年月,武汉东湖高新区企业总收入3346亿元,同比增长近20%。

同时,中关村的跨界融合,上海张江自主创新示范区和自贸区双自叠加,深圳的创客发展行动,西安的科技大市场,成都的中欧创新合作平台,杭州的智慧e谷□王奇生(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苏州的内外贸一体化等均已成为国家高新区在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过程中取得的有益经验。

一流科技园区要先行先试

此次八大高新区达成的武汉共识认为,改革是国家高新区发展的不竭动力。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全面深化改革,破解发展难题,破除体制机制障碍。要坚持市场导向、问题导向,积极探索创新政策和改革措施的先行先试开展煤炭清洁利用技术研发攻关和示范,充分发挥好市场配置创新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最大限度释放人的创造性与活力。进一步发挥好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作用,让创新创业的生态更完善,产业发展的环境更健康,城市建设和社会发展更美好。

武汉共识还认为,持续提升创新能力是国家高新区发展的根本要求。要坚持以企业作为创新的主体,以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不断推进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组织创新、商业模式创新。进一步加快科技创新资源的集聚,积极参与国家重大科技计划,重点推进一批原始创新技术和关键共性技术攻关。着力加强原始创新,推进集成创新,积极探索基于互联、大数据的跨界创新、迭代创新和颠覆式创新。围绕产业发展关键环节搭建一批多方参与的开放性创新平台,积极探索建立跨行业、跨领域、跨区域的协同创新模式与机制。

武汉共识提出,优化创新创业生态、大力发展众创空间、激励大众创新创业是国家高新区工作的重要抓手。要通过发展众创空间,不断集纳创业要素、集聚创业人才、培育创业主体、发展创业资本、繁荣创业经济。让创新创业的血液自由流动,让创新创业的精神蔚然成风,让创新创业真正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核心要求。

同时,国家高新区要在促进经济稳定增长的同时,加快产业发展的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要聚焦高端领域和优势领域,加快培育发展全球领先的原创产业,培育具有世界竞争力的创新型产业集群。一流高科技园区要成为新产业、新业态的发源地。要加快互联与实体经济的跨界融合,推进互联+、中国制造2025和产业跨界创新。大力发展科技服务业,不断催生新业态、发展新模式。

国家高新区要进一步扩大开放。要以更加积极与开放的姿态迈向世界,扩大全球链接与高端辐射,在向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进军的征程中,确立中国在世界高科技领域的竞争位势。要主动参与国际经济与产业竞争,加强国际科技、经济合作,积极对接国际高端人才、先进技术、资本和研发资源,强化产能输出、技术溢出和成熟模式的国际辐射,不断提升整合利用全球创新创业资源的能力。

武汉共识最后提出,国家高新区要继续发挥好辐射带动作用。要主动地融入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布局,不断创新区域合作模式,促进创新资源在更大范围有效配置,进一步提升所在区域的整体创新能力。

发挥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

科技部火炬中心主任张志宏在出席座谈会时表示,在十三五发展阶段,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处于第一梯队的国家高新区要持续不断集聚创新创业要素、持续不断营造创新创业环境、持续不断培育创新创业主体,认真实施国家高新区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工程,努力发挥好国家高新区的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为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科技部火炬中心副主任杨跃承提出,随着国家提出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互联+、中国制造2025等重大国家发展战略,国家高新区要率先响应,走在前面。同时,要进一步深化改革,积极探索创新政策和改革措施的先行先试,特别是在如何充分发挥好市场配置创新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方面做出新的探索。另外,还要不断提升创新能力。要有创新思维,新的创新理念,应用新技术、开发新产品,要不断形成新的发展机制、发展模式,在组织和平台构建上,在创新创业生态营造上,在集聚各方面要素上能够不断提升创新能力。

中央政策研究室经济建设局副局长白津夫表示: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代表了国家创新水平,引领着创新发展方向。目前,8家高新区在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的同时,也面临着转型发展。因此,应在对接国家战略、加快战略布局、实现战略提升三方面着力,培育新的增长点,要突出新经济的主题,加快新经济布局。

座谈会上,8家国家高新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以及部分长期关注和研究国家高新区发展的专家,就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主题进行了研讨和交流。

常德治疗白癜风好的医院
跌打扭伤后怎样处理
筋骨疼痛的中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