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您的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阿里巴巴创业帮依靠阿里同时防备阿里

来源:基隆手机网 时间:2020.06.20

阿里巴巴创业帮:依靠阿里同时防备阿里

他们离开阿里巴巴,围绕淘宝、支付做生意,但又要时刻防备老东家染指这个市场。

李治国几乎是最早走出阿里的创业者,而且已经几进几出。作为阿里巴巴第46号员工,他于2004年离职创办了本地生活搜索站口碑,在2006年被阿里控股后回到阿里,2010年再次离开,如今,他成了一名天使投资人。

李治国投资了自己一直很欣赏的陈琪,后者是淘宝离职员工,创办了卷豆与蘑菇街,还拉来了在淘宝的好友李研珠负责整体运营。

就在几个月前,李治国与原支付宝2号员工蒋海炳一起,在杭州西溪湿地旁租下一栋楼,创建了福地创业园,希望在这里形成一个杭州互联企业的小型据点。2011年离开支付宝的白鸦很快带着逛的团队进驻,挑走了顶层的最佳办公位置。

加上原阿里巴巴支付宝首席数据架构师、丁香园CTO冯大辉,以及原支付宝员工、现马伯乐招聘创始人蒋海炳,他们有一个共同的身份:阿里巴巴前员工。

拜阿里所赐,他们的行事作风、知识体系都很相同:务实、专注,宁可在杭州闷头苦干,也不爱往外跑;平时交际的还是那些阿里的老同事,即使这几年社会上的人认识多了些;没有太强的融资欲,也不喜欢攀关系走后门;从阿里带来的花名还在延续,陈琪经常想不起胖胡斐(李研珠)的名字,而胖胡斐有时自己都想不起自己的名字。

这是一群很牛的阿里帮,他们的业务都有明显的阿里特征。

从阿里看到机会,然后创业

实际上,2010年辞职的陈琪,创业的第一个项目是卷豆。从淘宝出来的陈琪,看到了社区和电子商务结合的巨大市场空间,卷豆的灵感来自淘宝客的佣金返利模式,为社区提供电子商务工具。但做了一段时间之后,陈琪发现社区的电子商务转化率很低。

社区电商做不起来,不能说他们在电商方面还没开窍,只是对于社区站来说,他们肯定会选择现阶段路径最短、成本最低、利润最高的事情。陈琪干脆自己做。

2010年11月,陈琪创办社会化电商蘑菇街一个帮淘宝导购的女性购买社区。淘宝很扶持蘑菇街,给出的佣金比例也很高,陈琪从创业第一天就有收入进账。借鉴了Pinterest的模式,蘑菇街如今已经是最大的淘宝客之一。

和蘑菇街做一样事情的还有美丽说,2011年11月,白鸦在博客中专门写到了这两个公司,作为双方共同的好朋友,为他们能在竞争中齐头并进感到高兴。很快,他也离开支付宝,扎进创业大潮,创办了逛一个和蘑菇街模式相似的导购社区。但逛切入的则是另一个人群:这些人面临刚刚买车、刚刚怀孕等特定的消费阶段,但手里没有购物清单,逛能帮他们列清单,做他们的购物向导。

创业之前,白鸦很认真地分析过局势,觉得导购的事情值得一做,我们不是跟淘宝抢入口,而是把入口细分化。淘宝的商品实际上只有两种组织方式:类目和搜索,但是消费者需要的组织方式可不止这么多。淘宝不会遏制我们,只会扶持。

而且这个市场,阿里都为我们培育好了。如果是几年前,我们也许根本做不起来。现在电商领域可以做的事儿更多了。陈琪说。

陈琪说,他与白鸦的商业思维都建立在对阿里大战略背景的全景分析基础上:消费者通过第三方导购到达商品,在淘宝上购买,最后会到支付宝上去支付,所谓全营销,阿里成交(李研珠语)。

几乎是理所当然地,这几位阿里旧将都选择在阿里周围找机会。最早离开阿里的李治国在2004年做本地搜索平台口碑,如今被阿里收购的口碑本质上和蘑菇街是一样的模式,只不过导购的是生活服务类商品。

我当时就觉得本地搜索平台是服务业的电子商务,而且短期内阿里巴巴都不会涉足这部分业务。李治国这样谈自己创办口碑的初衷,他离职时,淘宝的影响力还不够大,口碑涉及的两块业务房屋租赁与餐饮,都是跟生活服务相关的电子商务。

几年后,电子商务大爆发,不少B2C站正式入场,当时还在支付宝的蒋海炳发现所有商家都在向他抱怨,生意发展很快,急缺人才,他觉得这是个机会,辞职创办了马伯乐招聘(以下简称马伯乐),一个专为电商做人才服务的招聘站。

在他的预想中,马伯乐主要有三块业务:店招聘,即在站登载招聘;猎头服务,专猎高级电商人才;批量招聘,为一些大型电商批量找来几十名面试者。他还想到一个云客服的概念,组织残疾人或家庭主妇为店做客服,为店降低客服成本。马伯乐还会定期推出调研报告,发给付费用户。

出去创业,求生欲更强

离开淘宝的时候,陈琪的职位是M3(阿里的管理级别中,管理层M1是主管,M2是经理,然后是资深经理、总监、资深总监、副总裁、总裁等),得到的期权是按照百分比来分配的。而且老员工身价很高,收入丰裕,备受尊重,阿里人的身份甚至能让他们在杭州一些地方享受到消费折扣。

阿里还经常通过换岗让员工保持创业般的激情。以李研珠为例,从2005年加入淘宝开始,就被内部换岗多次:第一年负责广告站外投放,第二年负责站内的活动促销,年底又被派到B2C品牌商场,2008年团队与淘宝商城合并后负责整个站内的推广和促销,2009年又被调入口碑。老淘宝人很喜欢内部换岗,乐此不疲,他们喜欢扎堆去新项目,因为有难度,反而更有激情,认为有更大的提升空间。

除换岗之外,淘宝鼓励员工内部创业,新产品的研发动机多是自下而上,只要与自己团队的业务相关,中层点头后,就可以开始筹备新产品。用任正非的话说,就是让看得见炮火的人做决策。李治国说。

陈琪就常常带团队攻克难关,解决一些迫在眉睫的问题:络分销、物流体系、设计外部店等,李研珠说,陈琪本身就是开拓创造型的人才。

那么,为什么一定要出来创业?

在内部做产品,你说好玩儿也挺好玩儿,在一个商业体系里,毕竟需要有人不停去换位思考;有时候也不好玩儿,因为你很难争取到资源应该一致对 外 。其实我没少为城管说话,不是说和部门经理拍个肩膀吃个饭就能解决,你做的事情可能是与他们有冲突的。陈琪说。

白鸦也同意陈琪的观点,他对外总说离开阿里是因为自己的成长跟不上公司的发展,其实真正的原因是,他想做一些不同的事情,可是公司有公司的大方向,咬合不到一块去。

就在前几天,冯大辉发微博说,淘宝几个级别不低的技术人在春节后离职了。有的创业中,有的退休。一位支付宝员工透露,淘宝一位同事刚刚离职,决定去做电商行业物流生意。

他要的事情是阿里都搞不定的,但他的理由是:出去创业,求生欲更强,转换角色之后,反而可能成功。那位员工说。

但为了创业,他们放弃了很多。

李研珠记得,陈琪在离开淘宝的时候和大家正式告别,说自己卖了房子,出去先尝试一年,还打趣说,以后失败了要寻找退路,大家要记得收留他。后来在一些媒体上,陈琪卖房子、舍弃千万期权的事,还被当做点而竞相传播。

后来李研珠和陈琪,陈琪有时会谈起卷豆的推广,谈起在创业中的新发现。他的一句话打动了我,他说我出来一年,感觉学到的比在淘宝五年还要多。他看问题的角度完全不一样了,我感觉他的气场都开始变得强大,开始明确自己想要的东西,你能从他的眼神中看到一种很坚定的情绪。他告诉我,他感觉成长很快,我就信了。李研珠说。

李研珠是淘宝第162号员工,当时内部一直传言,淘宝很快就会上市。但是淘宝迟迟不上,后来他想通了,决心辞职,因为不想浪费生命去等待一个别人的决定。

实际上,离职后的阿里人有两个更现实的选择:B2B的很多销售人员都进入了之前合作的传统厂家,去做络渠道的代运营工作,凭借在阿里积累的认知以及人脉资源,他们能拿到二三倍的薪水。

另一部分人选择去开店。我们眼看着七格格这样的小女孩,从不懂电商开始,到变成一个淘品牌。当你眼前有太多这样一两年赚一个多亿的案例,就会觉得,我管理商,结果还不如商挣的多,我凭什么不行?但是人们总是容易看到别人的成功,看不到别人的失败。李研珠说。

和阿里的微妙关系

1996年,身在河南的李治国看到一则阿里巴巴的报道,写了一篇长信发过去,没想到阿里回复了,几年后他成为阿里的员工。巧的是,2003年学法律的蒋海炳在邮箱中收到了一封来自淘宝的垃圾邮件,当时淘宝到处拉人在上开店,他虽然无意开店,但是对这家公司极感兴趣,也写了一封邮件过去。然后,他也如愿以偿进入淘宝,并成为之后创办的支付宝第2号员工。

这对好友的相识同样很奇妙,他们的相识不是在阿里,反而是在离开后。2004年,蒋海炳在络上发现了口碑,按照页下面的拨过去,就这样认识了刚从阿里离职的李治国。之后的几年,李治国又进阿里,与他成为同事,然后两人又先后离开阿里。2009年,蒋海炳决定创业,他把马伯乐的商业计划讲给李治国听,但当时已经开始做投资的李治国并不感冒。

蒋海炳当时的想法是,电子商务的发展基于信息流、资金流与物流,资金流是支付宝的事儿;物流很麻烦,阿里巴巴已经那么大,都搞定不了,自己去做更是没戏。在这个爆发性增长的市场,到底还有什么要素?还需要人!他要做的就是专门为店去做招聘。

后来证明,我的判断是对的,也正因为我的判断是对的,我的生意做不大。他用一句电影台词形容马伯乐的创业历程,市场确确实实有这个需求,可惜的是,我猜到了开局,没猜到结尾。

站上线半年,免费用户有四五万,付费用户有2万名左右。接着他遭遇当头一击:淘宝也出了个招聘产品淘工作,不仅扒了很多马伯乐的设计,而且用户全部免费。

当时淘宝流传的小道消息是:老顽童(蒋海炳花名)气得不行,找到淘宝一位高管理论了一番,理由是,老员工出去创业,阿里怎么也得给口饭吃,怎么能直接来竞争呢?而且产品还是免费的!

后来蒋海炳得知,这款产品的诞生,完全出于淘宝自下而上的行事风格,是一个经理觉得可行才去做的,淘宝高层一直想把这个项目PK掉,因为不仅一分钱没挣到,直到现在,每年还要倒贴几百万。

这两年时间,马伯乐始终保持着十几个人的团队,虽然拥有忠实用户,但是规模很难长大。蒋海炳调整了方向,为那些传统厂商服务,帮他们招代运营人员,后来他把马伯乐交给其他同事负责,自己退到幕后。

其实这个项目还是赚钱的,只是赚得比较少。后来我想通了,真正的问题不在于淘宝抄袭我们,而在于这个生意本身就是薄利的,卖家到底愿意为招聘花多少钱,我没有做足够的调研。猎头行业收取年薪的20%很正常,但是淘宝卖家连10%都不愿意付,他们最多只愿意为招一个人花几千块钱,而且这个市场容量很有限。

但无论如何,老顽童的遭遇对大家是前车之鉴,因为几乎没人能摸清,淘宝的边界究竟划在哪里。陈琪的蘑菇街上线后,淘宝马上来山寨他,有一次他和李治国聊天,说目前淘宝有七八个小组都在做类似的东西,还把每个页打开给李治国看。

从10年前就开始琢磨阿里战略的李治国如此解释,在生态圈里创业就是踩钢丝,淘宝欢迎蘑菇街,但是也会看情况,它们永远是竞合关系,它做你也拦不住它。也许它做着做着,不知道核心战略在哪儿,或者做不过来就放手了,但是也有可能上升到战略高度。大公司都是这样,先选中它的第一块蛋糕,然后找第二个、第三个。是腾讯邮箱部门做的,马化腾总不能拦着,非要给部门去做,对于马化腾来讲,内部出两个也比外面出一个要强。

白鸦曾经说过,他们是阿里这棵树上长出的苗。但现在看来,他们要时不时面临阿里自家树苗的竞争,因为万一哪一天,阿里看树苗品种不错,就要努力把自家的苗扶持成大树,他们必定会处于劣势。

我们希望跟淘宝的耦合程度不要那么高。要给淘宝创造更多的价值,但是不要过分依赖淘宝。它那边的数据接口会有调用上限,如果我们不靠谱就关掉,如果我们太火爆,它的服务器扛不住,也会关掉。万一淘宝不给我接口,我这边业务就挂了。在其他公司那儿,类似的案例发生过。李研珠说。

陈琪觉得,要想胜过背靠老东家的那些树苗,唯有努力。

和人家相比,我们的竞争力、钱、资源、渠道,差距都非常大,只能比别人更努力,人家一周干5天,我们干6天,人家一天干24小时,我们想办法干30个小时。客户永远会选择他认为成本低的东西,而你凭什么成本更低呢?因为你的生产力更高。

他用从马云那里学到的战术,分析对付淘宝的战略。

我们应该做自己喜欢的、擅长的事情,他进到你擅长的场地来跟你竞争,如果你还玩不过别人,那别玩儿了。就像马云形容淘宝和eBay的关系,我们是长江里的鳄鱼,eBay是大海里的鲨鱼,反正我也不出去,你要到长江里来跟我打,你肯定是打不过我的。

阿里的基因

白鸦曾经分析阿里帮,他发现这些创业者都有一个共性,都比较喜欢做平台,就是那种里面有买卖关系的生意。这也许是阿里帮创业的一个基因。

事实上,这个群体的基因还远不止于此。阿里帮身上的阿里烙印,几乎挥之不去。我不知道现在的淘宝怎样,反正现在的蘑菇街很像早期的淘宝。李研珠说。

年轻,喜欢群居,一起吃一起玩儿,这些能算么?我一时半会儿说不上来。有时会因为一些事儿而体现出来。有一个,一个孩子从楼上掉下来,阿里巴巴的员工接住孩子,结果手断了,其实我们会觉得,这就是阿里人会做的事儿。李研珠说。

这几位创业者在进入阿里时年龄都不大,其中最大的也超不过27岁,我刚到阿里时22岁,阿里对我影响很大,第一次创业的时候,我基本上把阿里的价值观全部照搬过来,那时候我所有东西都是阿里的,但是2010年我再出来以后,觉得可能有多半或者说一半左右是阿里带给我的,还有一半是这四五年我自己积累的价值观。李治国说。

口碑被阿里收购后,由于阿里收购雅虎,又被并入雅虎,几番折腾下来,内部形成了三派做事风格:淘宝人非常自信,觉得口碑一定能成功;老口碑人并没那么自信,但只要激情被点燃,就会勇往直前;雅虎人是大公司范儿,做事正规,要走硬性流程。经常是淘宝的人往前冲,老口碑人抱着有些怀疑的态度,一旦发现胜利的曙光,立刻拼在最前面。

李治国并不是这个圈中年纪最大的,却是创业经历相对波折的一个。口碑经历了两次整合,曾经被马云寄予厚望,如今被一些朋友说成命运不好。

几次合并,折腾得伤筋动骨,做本地搜索,结果两年没有维护过客户关系,这时大众点评就扎扎实实地做起来了。李研珠是整合后第二个被调到口碑的员工,直到现在,他和李治国都为口碑的支付宝落地结账感到骄傲,用这张卡可以在商户直接刷支付宝,现在他们仍然忍不住拿出来秀一下。

去年,李治国投资了刘平阳创办的又拍,后者曾经把站卖给博客中国,后来又买了回来,这点很打动李治国。我挺羡慕平阳的,这是创业者的基本素质,但我现在想买口碑,估计已经没机会了。我其实挺想把那个事情做完的。他最近看斯皮尔伯格的《战马》,很感慨,好在最后结局还不错,战争结束,马又找到了。

在24~28岁之间,应当是人形成价值观的时间,那个阶段我们都在阿里。如果让我总结,我觉得早期老阿里人的作风很打动我:硬气、认真,不被金钱购买人格,永远积极进取。蒋海炳说。

这帮人带着阿里烙印上路,行事做派风格也有些相像:实干,更喜欢滚动发展,对融资热情不大。一批批投资人来杭州拜访陈琪,之后蘑菇街的A轮投资与美丽说的B轮同时进行,B轮又与对方的C轮赶到一块,但他毫不在意,虽然融资时也很谨慎,但我在这件事儿上花的精力不足1%。

刚准备做逛时,白鸦和合伙人就给自己定了条件:不拿VC的钱,先自我滚动,他们算了算,几个人凑了1000万元,由于不去做推广,只需要垫付人力成本,还能撑下去。

2008年,白鸦创办贝塔咖啡,无意中成为中国最早的IT人集资咖啡馆,冯大辉作为发起人之一为我国大学生和广大读者提供的一整套内容全面、形式活泼的创业技能及知识普及教材。  《大学生创业技能培训教材》由八本书组成:《创业准备》《创业融资》《创业企业财务管理》《创业企业市场营销》《创业企业注册登记和开业》《技术创业管理》《创业风险管理》和《创业政策指南》。丛书立足大学生创业培训的现实需要,经常会在贝塔咖啡里坐坐。白鸦说,做咖啡馆很苦逼,不挣钱,也找不到创业的感觉。桌子对面,冯大辉就怂恿他,以后可以试试开个饭馆,利润没准会高些,白鸦想都没想,苦笑一声答道,那照样会很苦逼。

最近大家抱怨,好久没见到鸦总了。其实鸦总很忙,刚创业三个月,他就体会到创业的劳神费心,以后我可以给你讲讲创业者的苦。白鸦说。

我们打心里实实在在地应该感谢阿里,这不是冠冕堂皇的话。我们这帮人是阿里培养出来的,市场是阿里培养起来的,我们的启动资金也是阿里给的,李治国有钱做投资也要感谢阿里。我进过百度,那个时候对业务接触不深,只懂设计,但是在阿里三年教了我很多东西。虽然没事在微博上开开阿里的玩笑,但是我们都不愿意听到外人说阿里的坏话。白鸦说。

2012年3月7日,聚划算发生反腐风波,消息首先是从冯大辉的微博上传来的。就连被免职的总经理阎利珉自己,都是在第二天开会前才知道。

聚划算风波缘起于内部员工徇私贪污,据阿里内部人士透露,目前聚划算的黑市已经是明码标价。小二腐败的问题,已经颇严重。

看着这家公司一点点成长起来,现在听说有人在腐败。从老淘宝人的角度,真的会痛心。李研珠说。

我刚到阿里巴巴的时候,这家公司还没有名气,发期权的时候也没多想,公司让我签文件我就签,那么厚一摞英文单子,谁看得懂?有时候财富是一种负担,而我们那时恰好因为想得不多,才更专心和踏实。2003年加入阿里的蒋海炳说,现在来阿里的员工,有的想镀金,有的贪图安逸,有的只为名声。你总是面对着几万、几十万来自卖家的诱惑,除了马云本人,谁都抵抗不住。

关注ITBear科技资讯公众号(itbear365 ),每天推送你感兴趣的科技内容。

特别提醒:本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赞同其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及连带。如若本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腋臭对女性患者有哪些危害
昭通治疗白癜风好的医院
气滞血瘀型月经不调怎么调理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