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评测

您的位置:首页 >> 手机评测

藩国徐作栋多年不回家

来源:基隆手机网 时间:2020.07.17

徐作栋多年不回家,回家便赶上了一桩大喜事。

前天,也就是2016年10月16日。一大早,树上的喜鹊便喳喳喳喳地叫个不停。老婆说:“老徐啊,树上喜鹊高声唱,难不成今天有啥喜事临门?”

话音刚落,徐作栋的便拚着老命吼叫起来。徐作栋一个箭步冲到客厅,接通,里传来一个他极为熟悉的声音:“喂?是老徐吗?”

“是我,你好你好。”

“听出我来了吗?”

徐作栋哈哈一笑说:“连老朋友的声音都听不出来,我这朋友还够意思吗?王局长,你好啊。”

“老徐,今天在刈陵西周古墓遗址公园有一个重大活动,你一定要来参加,老哥啊,这是件千年不遇的大好事,被你赶上了。”

“真的吗?那太好了,我一定去。几点?”

“八点。咱们现场见。”

徐作栋还打算问清楚是什么好事,对方已经挂断了。

徐作栋看了看墙上的挂钟,凌晨五点半。”

今天咱们去参加一个县里组织的重大活动。”

“什么活动?”卧室里,一个娇滴滴的女子声音顺着门缝挤出来。

“王局长没说,我也没问,留一个惊喜,不好吗?”

八点整,徐作栋携妻子准时到达地点。

还未到现场中心,便感触到了浓浓的欢庆气氛。公路两侧插满了七色彩旗,每面彩旗上都绣着一个大大的甲骨文“黎”。前往目的地的人特多,真可谓车如流,人如潮,煕攘煕攘,川流不息。西周黎候古墓遗址上,全用大红的地毯铺就,红彤彤的红光四谢,刹是耀眼。四周高竖着很多的气吹华表、古鼎,古色古香,似乎要把人们带回五千以前的古老黎国。巨大的红色拱门上,大书着“全球黎氏黎候王陵祭祖典礼”横标。再往里走,一座高高的祭祖台前,摆放着璃琅满目的三牲供品,供品十分丰富,使人目不暇接。尤其是那一头整猪,十只整鸡、整鱼,无不显示出黎氏后裔的豪爽与大气。三个巨大的青铜香炉里,插着徐作栋从未见过的粗香,足足有成年人的胳膊粗,一股股浓烈而清香的烟雾袅袅升起。祭台后,新修建的黎候王陵大如山丘,雄伟壮观,非常醒目,烘托出了古黎国一代候王的尊贵与霸气。墓前,一通高大的石碑用红布严严实实地包裹着,透给人们的是一种极为神秘的感觉。台下,坐满了身披黄色绶带的全球黎氏宗亲,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有胖有瘦,有高有低,一个个神情肃穆的面容上,掩饰不住心中的喜悦之情。一百多位演出人员穿着华丽的服装,化着浓妆,整齐地排列在黎氏后裔的后面,看样子,他们都是来演出助兴的。

“哇,场面好大啊。怪不得王局不给我透露,原来有这么大的一个惊喜。”

徐作栋四处寻找,终于在人海中发现了忙碌着的王苏陵局长。确切地说,是县文化前局长,刚被调换到县老干局当局长。今天,王局是以刈陵县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会长的名义出现。

“啊呀,太对不起了,咱俩不见外,你今天就以县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协会理事的名义,专管给咱拍照。”

王局长见到徐作栋,急步上前和他握手。见徐作栋胸前挂了个像机,就顺势委托他做一名临时摄影。徐作栋知道,王局这是以间接的方式邀请他加入黎城县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协会,这是他梦寐以求的一件事,于是爽快地答应说:“好,行,这个差事我接了,你就放心忙你的吧。”

在赶拍了一组现场布置的照片后,徐作栋缓缓走向新修的黎假王陵,仰目而视,浮想联翩。

见徐作栋如痴如呆地审视着高大而雄伟的黎候王陵,县文化馆的老朋友王利斌馆长轻轻在他的后背上拍了一下说:“王局太忙,让我代为接待你这位刈陵贵宾。欢迎徐老回乡参加第四届全球黎氏寻根祭祖和黎候王陵揭墓仪式。”

徐作栋知道王馆长年龄不大,但却是刈陵县的一个资深历史学者,简单寒喧一番后,徐作栋向王馆长提出一个请求:“兄弟啊,我尽管对古黎国的情况了解一些,但并不怎么透彻,趁祭祖仪式还没开始,你可否给老徐介绍一下?”

“徐老你过谦了,其实你了解的不比我少。只不过我自始至终参加了黎候古墓的发掘和古黎国资料的编撰整理,在现场感受上比你多一点而已。徐老你应该知道,我们这个古黎国有多古老吧?”

徐作栋点点头说:“是的,差不多有五千年了。”

“对。”王馆长摸出一支烟点上,抽了一口后,才缓缓地讲了起来:“约公元前 041年,四代炎帝姜黎(三代炎帝姜承之弟)在黎城创建古(耆)国,公元前2982年姜黎接替姜承为第四代炎帝执政到公元前295 年,在位29年。公元前271 年,末代炎帝榆罔在与黄帝轩辕部落争夺疆土大决战中告负,后‘黄帝封炎帝之后于潞的古潞子国遗址,位于百谷山下的潞城与黎城之间’(宋代《潞史》商后),目的是让炎帝后裔以‘守其先茔,以奉神农祀。’公元前1145年,周文王为扫除灭商兴周道路上的拌脚石,将效忠商汤且富有强悍的黎国一举歼灭,史称‘西伯戡黎’。西伯戡黎事件发生后,黎国国土划归潞县地。周武王建立周朝之后,遂把商王族子姓后裔祖伊分封到黎侯国(今山西省黎城县)。《括地志》曰:‘故黎城,黎侯国也,在黎城县东北十八里,《商书》云,西伯戡黎是也。’黎城县东北十八里是哪里呢?是位于晋冀两省交界处的东阳关,商周名曰吾尔峪,现在那里还有一段残存的商代古城墙,还有皇后岭、壶口故关、黎侯古廓、明长城等历史古迹。《春秋》曰:晋荀林父灭潞,立黎侯还,今县东十八里黎侯城是也。春秋时期,赤狄部落逐渐强大崛起后,把黎城这个古黎侯国吞灭,晋国大将荀林父受晋王之命强渡漳水灭掉赤狄后重新建立黎国,国都仍建在距县城十八里的商周古黎侯国都城旧址东阳关。北魏太平真君十一年(450年)废潞县设刈陵,县治设在今黎侯镇古县村,为咱县建县之始。”

“噢。我明白了。”徐作栋长吐了口气说:“我说怎么刈陵作为古黎国所在地,竟然没有一个姓黎的,有许多友人曾问我说,你们县是古黎国所在地,为何没有一个姓黎的?原来,经过‘西伯戡黎’和‘赤狄灭黎’这两次大事件后,刈陵县几乎没有了黎姓后裔,原来都逃亡南方去了,这个结论科学而合理。”

“你说的很对,徐老。为什么咱县在古代叫刈陵呢?其因就出自‘西伯戡黎’。我们先说这个刈字,左边是个杀字,右面是一把刀,刈,杀割也,足见当时杀戮之程度,是多么的惨烈。好,徐老,我们既然说起了这个话题,我就给你讲一讲黎候王黎恭和他的三个儿子,誓死保卫黎国的悲壮故事。“

王馆长又吸了一口烟后,给徐作栋详细讲解了“西伯戡黎”事件的来龙去脉。徐作栋随着王馆长的娓娓道来,思绪逐渐穿越到三千多年前……

“西伯戡黎”是发生在刈陵古代史上的一起毁国灭族的大事件。

据《商书》记载,公元前1145年,被反因参赛者携带彩色粉末相互抛撒周诸侯拥立为周文王的西伯侯姬昌见商王朝气数已尽,时机成熟,便联合许多个诸侯国,以优势兵力开始讨伐商纣,对商王朝大举进攻。当时,商王朝虽说行将没落,但黎国处于上党富庶之地,加上黎国国君黎恭勤政爱民,百姓安居乐业,经济文化长足发展,非但未没落反而越来越强大。强盛的黎国十分忠于商王朝,不听周文的劝告,坚持效忠商汤。周文王认为,黎国是他在兴周灭商道路上的一块拌脚石,如果在灭商之前不把强盛的黎国先灭掉,不但有碍文王伐商,而且黎国的存在,直接对新崛起的大周王朝构成极大威胁,后患无穷。有鉴于此,西伯侯姬昌决定,先出兵把黎国给端了,扫除兴周灭商障碍。于是,文王亲自率领各诸侯国精锐,从陕西沣水一带出兵攻打黎国。然而,如同文王预料的那样,与强盛而彪悍的黎国激战数月,折戟损兵,久攻不下,陷入僵局。”

就在文王进退两难之际,有位谋士献计说,久攻不能得胜,皆因黎国有一只上天赐予的玉石虎,此虎灵气甚高,遇火不焚,遇水不化,是佑护一方的神物,如不夺其宝物,恐战之难胜。于是,周武王按照谋士的话去做,派高手偷偷潜入黎国都城侯府,将“殷朝天下兵马大元帅”黎国靖远侯黎恭的兵符“玉石虎符”盗走。其实,并非玉石虎符有什么灵气,这是该谋士胡诌八扯,真正的原因,是文王怕黎国国君使用虎符调动周朝其它诸侯的军队,才在攻打黎国前,将黎国国君的玉石虎符盗走。

黎国靖远侯黎恭发现玉石兵符被盗,大惊失色,急忙派人去向商纣王报信,希望能出兵援黎。然而,周文王的兵马已将主要道路封锁,信使刚走出国境,便被周文王抓住给杀了。既通知不了商王朝,无法和殷纣王取得联系,又失去了玉石兵符,无法正常调动其它诸侯国的援军和粮草,黎国顿时陷入独立无援的绝境。在这种情况下,黎国国君靖远侯黎恭仰天长叹说:“天亡我也。”遂对三个儿子说:“我们陷入独立无援的绝境,现在只能靠自己了,尽管周文王联合军队势力强大,但我们宁愿战死,也不能屈服。”国君的三个儿子一起挺胸向父亲保证:“儿等宁为玉死,不为瓦全。”黎国的全体子民也齐向国君表态:“我们宁愿随国主而去,决不做周王的俘虏。”国君说:“好,谢谢各位父老乡亲,只要我黎恭还有一滴血,就要奋战到底,誓死保卫黎国。”

在周文王大兵压境面前,黎国国君靖远侯黎恭毫无畏惧,率领本国十万精壮,和周文王的数十万联军拚死对抗数日,但一个小小的黎国,怎能抵挡住周文王强大的联全大军?最后的结局是:全军覆没,黎恭及三个儿子战死。周文王攻陷黎国后,文王大呼曰:“尔等降乎?”黎民百姓齐呼:“宁死不降。”周王大怒,下令:“杀!鸡犬不留。”顿时,寒刀挥处,黎国百姓人头纷纷落地,血流成河,屠杀之程度,可谓惨绝人寰。至此,黎国上下死的死,亡的亡,逃的逃,一个强盛的诸侯国,就此土崩瓦解,荡然无存。

“徐老,陵墓的下面埋葬的,就是商汤时期最后一个黎候国侯王黎恭和他的三个儿子及夫人。”

“那么说,待会要揭的墓碑当是……”

“不能说破,天机不可泄露。”

王馆长神秘兮兮地说:“一会揭开红布,我们自会知晓。”

“徐老。”王馆长指着眼前的高大陵墓说:“黎候王陵置于黎候古墓的中心位置,整个古墓约有一千二百多平方米。2005年6月,我们发现了刈陵西关塔坡水库南岸西周古墓群,经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勘测,古墓群有同时代墓葬92座,其中大型墓4座,中型古墓14座,其余为小型墓。从2006年1月开始,省考古专家在刈陵西关县塔坡水库南面展开了大面积发掘,历时9个月,先后发掘古墓10座,其中大开墓2座,中型墓5座,小型墓3座,出土了青铜器、玉器、陶器等一大批西周年间的珍贵文物,其中有一对青铜壶和一只青铜鼎,上面分别刻有‘黎侯宰赢作玉壶永用’和‘黎宰中考父作季始宝鼎其子子孙孙享用’的铭文。这两句铭文分量极重铁证如山,它以无可辩驳的事实向世人宣告,刈陵县不但是商周时期的古黎侯国,而且还是商周黎侯国的国都。在刈陵西关塔坡水库南面的西周古墓中出土的珍贵文物中,还有一件特殊珍贵的文物,台湾知名画家、诗人与作家。福建长乐人。1947年生于古都西安那就是显示权贵的玉石虎符,也即我们所说的黎侯虎。玉石虎符是一块刻有虎纹的玉石制品,其用途是调动天子军队,在西周及西周以前,只有能够调动天子军队的最高统帅,才有资格使用虎符。公元前1145年‘西伯戡黎’时,周文王先派高手将殷朝天下兵马大元帅黎国靖远侯黎恭的兵符玉石虎符盗走,致使黎国无法正常调动其它诸侯国的援军和粮草,也无法和殷王朝取得联系,只好凭本国的十万精壮和周文王的数十万联军对抗,最后全军覆没,黎恭及三个儿子战死。”

王馆长最后说:“按古代国姓原则追寻,全球黎氏经全方位考察论证,最后科学认定根在黎城,“黎候王”就是全球黎氏的祖先。”

王馆长还想再讲一些徐作栋关心的黎候古墓故事,但忽听音响里传出主持人的洪亮声音:“各们领导,各位来宾,朋友们,现在,全球第四届黎氏祭祖仪式正式开始。鸣炮,凑乐。”

顿时,鞭炮齐鸣,锣鼓喧天。王馆长一拉徐作栋衣襟说:“快,徐老,我们去拍照。”

徐作栋赶快举起手中的相机,抓拍下了一组组珍贵的镜头,直到整个祭祖仪式结束。

共 4569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本文最多的描写便是语言描写,从语言中我们可以慢慢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所要弘扬的精神。从语言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紧凑的情节,惊叹于作者的语言表达能力,本篇文章与历史有着密切的关系,体现着作者的情怀,富有文学的积淀。本文细腻的描写,让我们真实体会那仪式的具体细节。拜读佳作,力荐共赏!感谢作者赐稿晓荷,期待您的下次精彩作品!【:小小的船】

1楼文友: 21:29:50 学习老师佳作,祝创作愉快。 您不要猜我是谁,我知道您是谁---祝你开心每一天。

菏泽治疗白斑的医院
青岛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
临夏白斑疯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