藩国晓荷享受审美作品赏析
心语:
山城子0 年冬进学诗至06春,两年半时间不见长进。总结是学的不细。于是决心细学,选好诗认真研读,且记录下来,理成笔记。坚持近一年了,积下60余篇,整理一下,贴于络,我想对于像我这样的初学者,或有用处。
说“或有用处”是因为觉得自己的习作比以前好起来了,拿些自己的旧稿来读,简直成了“架下菜”似的。而现在为诗,基本知道了如何如何,心中有个谱了。所以贴出来,也请过往的诗人、诗评家、爱诗的朋友们多多指教。
——作者 于文化村
目录:
19、以鸟喻花,听笛声的深情鸣啭…………梅边吹笛…的《鸟是冬天的花朵》
20、多维审美,笛声吹动深层思维…………梅边吹笛…《今年的冬天特别清楚》
21、琐事入诗,引人走向琐事之外…………梅边吹笛…的《碎玻璃》
22、请看这首《悬念》………………………马 也……的《悬念》
2 、请看《一棵树》…………………………马 也……的《一棵树》
24、还有《等》………………………………马 也……的《等》
25、坐在意象里…………………………洛尔娜……的《夜深了》
26、意象裹着的赤子之心……………………姚 彬……的《重庆, 点零6分》
27、痛惜并关注底层生命群…………………高 岸……的《根》
(本辑10500字)
《有关冬天的笛声和一滩碎玻璃》小序:
春节过后,我从上海返黔,在女儿家得到梅世泽老师(即梅边吹笛)送给我的一本诗选集,是作家出版社2005年4月出版的《云彩草书的丰沛》。这是我们安顺地区六位青年诗人的合集。尽管六位诗人风格各异,但读每一首诗都是一种审美享受,一种兴致的学习。其中的一些诗,每每于茶余饭后翻出来再读,很觉受益。其中就包括梅老师的《鸟是冬天的花朵》、《今年的冬天特别清楚》和《碎玻璃》(见《云彩草书的丰沛》5 -55页)。下面是我学习这三首诗的笔记——
19、以鸟喻花,听笛声的深情鸣啭
以往的诗中,作为喻体的花朵,往往都是以青年女子或少年儿童为本体的。梅老师这首《鸟是冬天的花朵》生面别开,以花喻鸟,所产生的艺术效果真是不可同日而语。不妨先录入进来,因为录入过程是一个个字地跳在屏幕上,就像一只只鸟儿“落在无叶的丛林里”,那种惊喜,是可以增强解诗的灵感的。全诗仅三节15行,又都是短句子,非常地简洁明快,就像单纯快乐的短笛,且看他如何地奏响——
鸟儿看见艳阳/ 飞来站在树上/ 它们想:这么好的阳光/ 不能让一个季节虚度了//
一只白鸟飞来/ 一只黑鸟飞来/ 就是一幅水墨/ 五颜六色一齐落在/ 无叶的丛林里/会是什么样的2015年1月份油彩//
站在树上,鸟就是花朵/ 阳光一温暖/ 鸟儿的思想开始活跃/ 站在冬天的阳光下/ 鸟儿就成了冬天最美丽的花朵。
诗一开始,鸟儿是被拟人了。关键词是“想”。读到“想”,觉得前面的“看”和“站”也是人的动作。由此我判断,梅老师写的可能是人,且是一“族”人,一个与鸟与花极可相喻的群体(因为接着用了“它们”这个复数代词)。那末,诗人写的是哪一“族”人呢?再朦胧的诗,亦须有点“马脚”露出来,不然咋让读者共鸣呢?
正是花朵,特别是开在“无叶的丛林里”的冬天的花朵,向我泄漏了天机,让我看出这绝非一般的社会群体。因为,以花喻女,是取其貌似;以花喻少,是取其嫩似;而以冬花喻鸟,是取其神似。飞赴寒冷的无叶的丛林去为叶为花,而不负一个季节,其执着坚韧乃至牺牲的精神,都已呼之欲出了。
我知道,读诗就是读人。读梅世泽的诗就是读梅世泽其人。其人是教师,难道他是在讴歌教师么?“艳阳”和“冬天”的大背景也极像。但是,“白鸟”飞来,“黑鸟”飞来,就是“一幅水墨”。这意思有点“不管黑鸟白鸟,落成冬天林子里的花朵,就是好鸟”。而我知道教师中的黑鸟,心也是黑的。比如两个月才留一个作文,想提高写作能力么?每月交80元参加黑鸟的作文补习班好了。教师中的白鸟,则是守贫如玉,绝不玷污自己人格的。他们本不入一个林子,也构不成一幅水墨的。我的思维进行到这里,突然闪出一片极光来——嘿嘿!梅老师你就是你,你不仅是守贫如玉的优秀教师,而且还是坚守精神家园的实力诗人。你是在讴歌诗人这个生存于当今社会夹缝里的特殊群体呀!
所有的意象都丝丝入扣了。以商品大潮的冲击为外因,以诗人群体裂变内敛为内因,诗界冷落萧条困境的造成,确实极像冬天无叶无花的林子;黑鸟、白鸟、五颜六色的鸟,恰似不同诗群、不同流派、不同风格和品性的诗人们;而放弃灵活的飞动甘愿化为花朵守望冬林,不就是诗人们韧忍营造精神圣殿的艺术写照吗?当今的中国诗人及诗爱者(有这个“爱者”我就被幸运地划进来了),无疑都是这座圣殿里虔诚的圣徒。那么就让我们以百鸟朝凤的姿势,舞成冬天里美丽的花朵吧!就与梅老师脆亮的笛声一起飞上枝头吧!
20、多维审美,笛声吹动深层思维
梅老师诗的命题,大多吸引人。例如《来咬我一口》、《一张报纸垫在锅下》、《我儿子的自行车丢了》、《现在的盐很便宜》。这自然与他任教高中语文的积累有关,与他具备的文化或文学背景有关。这首《今年的冬天特别清楚》尤其让人惊目。冬天不过是个季节,有什么清楚不清楚的呢?“清楚”一词一般与事情、问题、内容一类的词语搭配,但这里“不幸”与季节与冬天搭配上了,明丽的朦胧中所带来的画外之音,就令读者不能不追寻了。
原诗还是三节15行。请看:
今年的冬天特别清楚/ 雪也特别清楚/ 她跟雨的区别,就是/ 一个扭腰斜胯向下飘/ 一个尽量竖直身子朝下落//
晚报说有个女孩子跳楼/ 被一群人看成一朵雪花/ 女人是雪/ 男人就只好是雨了/ 许多雪花飘进雨水里不见了/ 许多女人嫁了男人也不见了//
可今年的冬天特别清楚/ 元旦已过/ 不断飘落的雪花仍然/ 没有停下来的意思。
初读时,让我很“清楚”的只有女孩子的跳楼事件,其余一切都朦朦胧胧,只觉得美。这样美的短诗,究竟美在何处,又为什么美呢?再读,再读,越发觉得美。但美里透出了忧虑与无奈,还算不算美哪?当然算。谁能说《孔雀东南飞》不美呢?又谁能说《琵琶行》不美呢?
诗的困境也许与收缩于象牙塔有关,冲出困境就得走到低处,听听琵琶女的低述,看看路面的泥泞。梅老师没有裹足自己,他一下子就站到了女孩子跌落的楼下了。像导火索引燃了心中久存的焦虑,就烧出了意象。这意象具有多维的审美效果,以兼顾不同审美层次的读者。停留在第一节,雪和雨的拟人,很准切地描摩了冬雪与夏雨的飘落情态,小小的动漫一样美丽。
第二节跳跃到“女孩子跳楼”这里,令人来不及思维,仿佛琵琶突然拨出一个下划音,让人的心狠狠地颤抖了一下。回头去看第一节,以“她”拟人,分明是为“女孩子”的显身作准备的,哪里是什么动漫呀?但诗人的目光没有停留在悲惨的点上,而是迅速地瞩目于周围的面上。“被一群人看成一朵雪花”,这行诗令我震撼了。不知思维怎么就滑到日本的一座高等学府,正是实验间休时间,一位长衫的中国学生惊愕地看着正在放映的片,他黯然退避后,就决定弃医从文了。原来麻木是早有传统了。冷漠不过是麻木的外在表现。也许人性脆弱的一面较大,经不起阿赌物的冲击,百孔千疮就面目皆非了。
尤其是来自欧洲国家的阻力。就IMF内应体现更为公平的代表权如果我以跳楼女孩为题写篇习作,可能就盯住现场的凄惨不放,力图让人们与我一起潸然而泪下。但锐眼的斑竹肯定会说我挖掘不深, 不够。不读梅老师的这首诗,我可能还不服气哩。“女人是雪/ 男人就只好是雨了”,好像又返回到第一节去(打一抢换一个地方呀!),但“只好”一词的幽默,却具有强烈的讽刺意味。因为有弱势的存在,强势就理直气壮了吗?接下来的两行具有对称美的排偶反复句,就是有关弱势与强势的现实情形了吧?反正意味深长。
更意味深长的是最后一节,因为“飘落的雪花”已经分明不再是自然界的写实,它被隐喻了的诗人关注的凡尘事体,有了更为宽泛的象征性。但它被什么裹挟着忽略着停不下来了,一种无奈也就不好停下来了。这种感觉刻骨铭心,所以有这样的效果,是因为诗人前后三次反复了“特别清楚”这个鲜明的意象,且将思维的触须深入到了很深的层次。自然,用直落的轻软无力的雪花喻柔弱的女人,进而让读者想及柔弱女人一样的弱势群体,用扭腰斜胯(恣肆不羁)下飘的雨喻男人,进而让读者移目恣肆不羁男人般的强势部落,不仅是一种诗意建构的美丽,也是一种修辞出新的美丽。
21、琐事入诗,引人走向琐事之外
凡尘世界,琐事太多,但点点滴滴都是生活。社会感强烈的诗人,常常能从司空见惯中或别人的视而不见中,见出自己的关注来。梅老师的《碎玻璃》,就是这样的典型作品。全诗仅有14行,分为四节。请看:
一滩碎玻璃,铺在我前进的路旁/ 铺在早晨美丽的阳光之中//
小草上的露珠也在阳光下闪烁/ 她们看见那些破碎的心/ 自己躲在路旁悄悄流泪/ 碎玻璃不流泪/ 碎玻璃摊在路旁/ 摊在美丽的阳光之中//
碎玻璃,不是他们自己要打碎自己//
这是在早晨,一股清凉的风/ 从我身边吹过,从阳光下的/ 一滩碎玻璃上吹过。而我/只是从早晨阳光中走过的/ 一只盲目的眼睛。
路旁的“一滩碎玻璃”,太没有意义的景观,也不是景观,连拣废品的人都不愿意弯腰,他们只拣那些碎块大的玻璃。但在诗人行进的时候,一眼就看到了,且注意到了是“铺在早晨美丽的阳光之中”。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注意呢?因为映入眼帘的是一种不协调不顺眼不舒服。社会上不协调不顺眼不舒服的事体不少,也许欲籍此来表达什么吧?
如果说第一节的两行只限于静态的白描,那么第二节立刻就童话般活泼起来了。好好的小草为什么流泪?且“悄悄”?碎玻璃为什么不流泪呢?你读者自己想去吧!幸而我知道诗人是个有良知的教师,于是想到学校教育的问题——自然我是非常乐意往这方面想的,谁让我也是教师呢?淘气的男孩子都是主观能动性很强的学生,而被动的教育方式无法不伤害他们,人格惨遭蹂躏之后,就破罐子破摔,成为一滩收拾不起来的碎玻璃了。鉴于性格的刚烈倔强,心碎了也不在乎,肯定是不流泪的。小草一样柔嫩的女孩儿,也无法躲过迟早迟晚的刺伤,但只有流泪的份了。
第三节是独立的一行,无疑是为了突出这个暗示——“不是他们自己要打碎自己”。我记不住是哪位教育家说过(嘻!记不住,可见不是个好老师)“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我怀疑这个教育家当过校长,那我应当对他说:“嘻!没有当不好的老师,只有当不好的校长。”但一个实事很清楚,“不是他们自己要打碎自己”。
第四节诗人反复“早晨”、“美丽阳光”的背景,且加进了“一股清凉的风”,隐喻国家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求转变教育观念,改革教育教学方法的新局面。但有多少学校认真实施执行了呢?“一只盲目的眼睛”,当然是视而不见了。谁盲目谁视而不见呢?尽管有第一人称“我”在,却绝对不是诗人。如果是呢?当然是反语修辞,以表达无奈。何以无奈?不是校长呀!
诚然,我是基于职业的角度来学习来解读这首诗歌的,虽然能自圆其说,但这不等于别人不可以从别的方面来透析来赏读。比如,那碎掉的玻璃是不是农民工呢?是不是遭了矿难的人们呢?而小草是他们的家属呢?依然是多维的思考与审美。
看来琐事不琐,因为诗人给我们引到了琐事之外,引到了对诸多社会问题的思考。同时也引我思考到了人,思考到了诗人与教师,思考到了梅老师这样的诗人与教师,思考到了人格与诗格,思考到了人格与诗格的人文魅力。
《只抖一个包袱的诗小品,胜过赵本山》小序:
小品风靡舞台十多年了,出了笑星一大船,现在还不知开往何处去,前途未卜。好像已经出不了新了,因为他们已经远离了海岸。所以我宁愿在诗的山谷里漫步,还可碰上意想不到的顶雨冒出来的小蘑菇向我晃一晃它的小光头,或是抱着松果跃动于枝间的小松鼠回睛一瞥,倒是让我开心得甚。最近读到安顺青年诗人马也的一些诗作,其中的几首很短的小诗(见作家出版社2005年4月版的诗选集《云彩草书的丰沛》116、127、129页),情形远比小蘑菇、小松鼠更可爱。那感觉总是在层层剥开外皮之后,而亮起一个让我哑然失笑的惊喜。或者说,那虽然是只抖一个包袱的诗小品,效果却远远胜过赵本山。我是不擅夸张的——
共 10782 字 页 转到页 【编者按】读完作者的这篇赏析,我很激动,很感动,很惊喜。感谢老师分享自己阅读心得,作者辛苦了!作者选取的每首诗,在读完下面的赏析后,都感到精彩绝伦。每首诗歌的理解,都被作者分析得精准到位,而且标题写的精巧浓缩,紧扣作品的主题。关于诗歌的赏析选材,很有典型性,范例性。作者对诗歌分析具体到一字一句,从点到面,从表面到内在外延,深入了解诗歌写作人的背景,努力站在诗人的角度体验诗人的心境。作者的赏析,也有很强的指导性,对在诗中迷茫的写作之人很好的启发作用。在我看来,我也有几点启发,诗不是简单地看的,而是要去认真读的,这里的读可能需要一遍又一遍的耐心欣赏,探寻诗歌的奥妙之处;一个诗人是要有感的,是要扎根于土壤,关心社会,关心身边的人和事;从作者的赏析也能看到作者是有着丰富人生阅历的,是对诗歌有着无限热爱的,不然怎会有如此让人拍案叫绝的赏析,这么独到的思考,所以读诗也是读人,作者读诗,我也在读作者;生活是诗歌灵感的源泉,热爱生活之人就有敏感的发现,身边到处都是诗。此外在作者的赏析让我对教育、文化、情感、社会等多方面有了很多深刻的认识。总之读这篇赏析,让我受益颇深。作为编者我不知如何才能道出此篇文足够的精彩,希望读者能和我一样,认真地走进作者的文字里,一饱眼福。极力推荐此文,希望更多人能看到,最后再次感谢作者分享!【:绿叶红了】
1楼文友: 11:15: 9 再次强烈推荐此篇佳作,觉得错过甚为可惜,特别对诗歌初学之人有所帮助。感受老师审美的过程,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感谢老师来晓荷作客,期待更多精彩! 文学的道路上,虚心的学习,永无止境的冒险。
回复1楼文友: 12: :42 再谢绿叶红了老师的 鼓励!遥祝秋祺!!
2楼文友: 12:0 : 4 欣赏老师佳作,问好! 浑然不解其中意,又怎知它是与非。
回复2楼文友: 12: 5:26 谢谢白甫老师!遥祝秋安!!
回复2楼文友: 12:50:07 谢谢白甫老师来阅!亲亲远握!!
楼文友: 12: 2: 6 深谢绿叶红了老师认真批阅,特别是给与我的鼓励,令我感动不已。亲亲地远握!
4楼文友: 14: 5:44 精彩的老师,精彩的文。祝好! 红尘不过一段路程,你路过我,我错过你,然后各自前行。
回复4楼文友: 17: 8: 8 谢谢社长朋友!!遥祝秋安!!
5楼文友: 15:5 : 9 很精彩,学习了。 您不要猜我是谁,我知道您是谁---祝你开心每一天。
回复5楼文友: 17: 9:21 问好你猜老师!远握!!
6楼文友: 21:0 :20 仔细阅读了山城老师的这篇诗歌赏析,很兴奋!感觉老师是个深深热爱诗歌和热爱生活的人。每一首诗的解读分析,都那么细致,精彩独到。特别是对于我这个初学写诗的人来说,受到了深深的启发。知道了读诗,不是走马观花,而是要细细地品,慢慢地悟。也知道了诗歌源于生活,多观察,多思考,才能创作出好的诗歌作品!谢谢老师的精彩赏析!学习了! 喜欢叶之落的美,把温婉静美沸腾成勇气。。。
回复6楼文友: 22:05:28 谢谢如果云不知道朋友,用这样的留言来鼓励我!我会继续向年轻人学习的。亲亲地远握!!
7楼文友: 1 :21: 再读此文,我能看到一位老师对诗歌的热爱,对文学的热爱。也看到了一种大爱,他希望更多人去解读诗歌,去爱诗歌。而不是浮于表面,不知道为什么,看到最后,我的心却揪了一下,有些隐隐地悲伤。我本不是一个热爱诗歌之人,去年一位诗者感染了我,并非是他的作品有多好,而是一种诗歌精神。诗歌或许是生命中融于血液的一种东西,不管怎样,都是自己的所爱。对作者表达我的敬意,遥握! 文学的道路上,虚心的学习,永无止境的冒险。
回复7楼文友: 1 :46:47 再次谢谢绿叶红了老师的积极鼓励!我是把诗歌当成了人生的雅伴儿的。这样,生命中就会生出一种风雅的愉悦感来。
亲亲远握!
营口好的白癜风医院威海治疗白癫风医院引起鼻窦炎症状的是什么- 上一篇:藩国春节我回到家乡
- 下一篇:藩国黄飞鸿之西域雄狮剧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