藩国大文豪写小说为何要兑水实在是稿费太廉价了
今天我们痛恨写络小说的作者靠“水”字数混稿费,可是你们知道不知道,19世纪法国那些大文豪依靠“水”字数混稿费。
19世纪法国那些伟大的作家和今天靠“水”字数混稿费的起点写手有什么区别?
除了19世纪法国那些作家文笔比起点写手好得多以外,没什么区别。
今天我们痛恨写络小说的作者靠“水”字数混稿费,可是你们知道不知道,19世纪法国那些大文豪依靠“水”字数混稿费。
19世纪中叶,随着欧洲各国教育的普吉,报纸成了欧洲新生中产阶级最廉价的消遣,而买报纸的人多了,作家靠稿费养活自己成为了可能。
而当时报纸不是按照字数付费,而是按照“行数”付费,所以我们经常可以在19世纪各种名著里看到奇葩的段落——
“您说的是真的么?”
“是真的。”
“您确定是真的?”
“我确定!”
“您确定这么兑水合适吗?”
“合适”
当然,精明的报社很快识破了法国作家们的把戏,又把稿费标准变成按照字数收费,这样一来,我们今天后人有福了。
为了“兑水”,19世纪法国大文豪们开始整章整章的景物描写、背景介绍,比如伟大的雨果,他在《九三年》里关于拉杜格城堡的历史就说了一大堆,不要以为雨果有什么深刻的用意,他只是为了兑水骗稿费。当然,也不仅仅是法国作家这么干,《战争与和平》一场晚宴写了80多页,其实也是作者在兑水。
这也是为什么大仲马写《基督山伯爵》,爱德蒙邓迪斯先生在前三分之一部分都待在监狱的真正原因,说真的,我第一次看《基督山伯爵》的时候,真以为这是一本监狱小说。
当然,也不能怪这些文豪们不讲道义的灌水,实在是在报纸兴旺以前,他们这些大才子过得实在太辛苦。
在19世纪中叶以前,真正靠写作发财的作家,整个法国可能只有巴尔扎克。
但是巴尔扎克那种写法,一般人绝对是学不来的。那真是用绳命在写作啊,而且我说的绳命是字面意义上绳命。
巴尔扎克是如何写作的呢?
他真的是做到了吃在印刷机边上,睡在印刷机边上,但是他总是很少睡觉。
他总是不停的写,写一段,排字工排一段,巴尔扎克拿到清样之后就在清样上改写,然后排字工再排,他再改,最后印刷成书。
但是他这么做确实发财了,但是也如同雨果评价的那样“结婚了、发财了、差不多死了!”
为什么巴尔扎克那么苦逼?是因为写小说在19世纪上半叶,至少在法国真不是一个挣钱的买卖。
以法兰西文坛小霸王雨果为例,在复辟王朝时期雨果早就名满法兰西,可以说是法国文坛一哥,有一天他缺钱了,就跑到和自己关系很好的书商那忽悠,说“我写了一本小说,在中世纪、有大教堂、大学生、美女、怪人、腐败的贵族,你觉得值多少钱?”
书商一听,各大流行要素都聚齐了,又是雨果这个文坛一哥,想了想说,全书我支付你 万法郎,先给你5中国鞋06月10日讯000法郎现金,再给你1万的期票,等交稿了再给你另一半。这本书就是今天赫赫有名的《巴黎圣母院》,雨果这路数和王家卫骗人投钱拍《东邪西毒》一模一样,我严重怀疑王家卫是抄袭雨果的讨论。
说回正题,也就是说以雨果这么大的名气,在当时法兰西文坛的地位,而且还聚齐了当时畅销书所有流行要素,一本书也只卖 万法郎。
万法郎多吗?当时法国社交界一个合格的单身汉一年开销大概在2万法郎,而当时巴黎看门人,一年年薪是 000法郎。
这么一对比就知道,雨果这本书卖 万法郎真的挺廉价。
但是雨果都还算好的了,再往前,法国文豪们的日子更难过。
比如路易十四时代,那时候作家们想靠写小说发家都没办法,只能靠写剧本。顺便说一句,雨果也是靠写剧本出名的。
莫里哀:其实我想写悲但亦未否认将加盟盛大。剧
为什么?因为那时候欧洲还没有一个普遍识字,而且普遍缺乏廉价娱乐的中产阶级。
路易十四、路易十五时代,欧洲主流还是贵族,那个时候的贵族虽然普遍识字,但是他们的娱乐项目太多了,根本没时间,也不愿意静下心来看书。
想取悦他们,只能靠写剧本。
比如莫里哀,虽然莫里哀现在是法国文豪群体里的一员,但是在当时,他就是路易十四豢养的一个艺术家,他一辈子都想靠写一本崇高的悲剧留名青史,顺便进法兰西学院,但是路易十四却总不给他机会。
路易十四总是说,好、好、好,你的要求我收到了,但是,你还是赶快把你手头那部喜剧写完吧,我还等着看呢。
结果莫里哀一辈子没能写一部悲剧,也没能进法兰西学院,最悲催的是莫里哀死后朋友们一盘点,他居然还破产了。
当然,也不是所有19世纪的法国文豪写东西东拉西扯都是为了骗稿费,有些确实就是想这么写,说白了,正是因为有了报纸的发达和中产阶级的崛起才使得文豪们可以不依靠贵族也能生活的很好,而脱离了生存压力,文豪们拥有了创作自由,这才是19世纪中后期名著不断涌现的原因。
(:王怡婷)
宣城治疗白癫风医院营口男科医院哪家好两岁孩子拉肚子- 上一篇:藩国神控天下第282章难道这剑原来是灵器
- 下一篇:藩国每个人在对自己剖析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