藩国12月10日下午
12月10日下午,水岸有风——徐风新书《风生水岸》对谈分享会在江苏省宜兴市举行。江苏省作协书记处书记、《钟山》主编贾梦玮,评论家刘颋与作者徐风就江南文化、紫砂文学等话题展开讨论, 100多位文学爱好者参加活动。
12月10日下午,水岸有风——徐风新书《风生水岸》对谈分享会在江苏省宜兴市举行
12月10日下午,水岸有风——徐风新书《风生水岸》对谈分享会在江苏省宜兴市举行。江苏省作协书记处书记、《钟山》主编贾梦玮,评论家刘颋与作者徐风就江南文化、紫砂文学等话题展开讨论, 100多位文学爱好者参加活动。
情意绵长书写家乡
散文集《风生水岸》可以分为三部分,几乎每一篇都与宜兴有关。第一部分是关于文化追寻,以情意绵绵、摇曳多姿的浪漫主义笔触书写家乡;第二部分书写自我,感情深厚、淳朴而真挚,从私情走向公义;第三部分是紫砂散文,在阐释与弘扬紫砂文化的同时,真正把紫砂与文学融为一体。
贾梦玮谈到,写散文是锻造灵魂的过程,作者与散文之间是一而二、二而一的推出更加符合普通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关系。作为宜兴人,徐风写了许多向宜兴乡贤致敬的文章,如徐悲鸿、蒋南翔、蒋碧薇、吴冠中等。徐风是宜兴文化滋养出来的作家,同时也在不停地反哺宜兴文化,不离不弃、情意绵长地书写家乡。
刘颋认为,徐风的文字与宜兴的关系永远是饱含深情的。宜兴的文脉、风物对徐风的影响与恩养深入他的血液之中。徐风对宜兴点点滴滴的描写,如果没有深厚的感情、深刻的认知,就不可能写得那么到位、深情。
重拾传统文化初心
“就像每天要呼吸清新的空气、要吃新鲜的蔬菜。一种慢腾腾的联系方式等等生活、一种难以割舍的乡情,组合在一起,就构成了我跟宜兴的关系。”徐风表示,一直以来,他把自己的写作看作是中国文脉的江南描述。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梳理,借助文学与审美的拐杖,自己可以回到历史现场,怀想古人如何耕读传家,树立文化价值观。
徐风介绍,古代江南,乡间有一种民间组织“惜字会”来保护文脉,而文字的尊严就是这样一代代薪火相传。“写宜兴的历史人物,就像是写自己的长辈。一个人总要知道自己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而解读我们的先辈,就要从他们早期受到的教育、从崇文厚德的传统去认识。”
潘向黎曾在《天生此人在宜兴》中写道:“徐风真像一把壶,一把四方竹鼎棱角壶。”这把壶的原创者是范大生,壶身为竹鼎,四个角巧妙地隐去了,不那么锋芒毕露。但它外圆内方,劲道和风骨都在里面。刘颋认为,徐风这么多年写作就是“问心”的过程,他写宜兴、写紫砂,就是想在写作中传递给我们一种敬惜字纸、感恩文脉的精神,重拾传统的初心。
(:王怡婷)
患上白癜风有什么危害哪个牌子的亮甲效果好运城治疗白癜风哪家医院好- 上一篇:藩国我们无法预知接下来的路
- 下一篇:藩国黎山老母的真实身份竟然是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