藩国枣儿红了的时候
摘要:枣儿红了的时候,忽然想起杨朔先生在《泰山极顶》中的一段话“瞧那莽莽苍苍的齐鲁大原野,多有气魄。过去,农民各自摆弄着一块地,弄得祖国的原野是老和尚的百衲衣,零零碎碎的,不知有多少小方块堆积在一起。眼前呢,好一片大田野,全联到一起,就象公社农民联的一样密切。”——前言 又是一年枣儿红了的时节!
绿叶间闪烁的是红玛瑙!
一
枣要是能在树上熟透了该多好呀,掰开了会拔丝,土话称作“糖芯儿枣”;但难管,要是碰到连阴阴的雨天,枣会裂开口子烂上一大片的。去年就是,有些家户大片的枣园子最后也没有落下几颗枣子,倒是羡慕潘家的这三个堂兄弟,早早地就把硬枣卖给了加工厂,人民币装进了口袋。潘家兄弟去年吃了卖硬枣的利,今年早早就又盘算着提前把枣打下来卖。
叔伯兄弟间,家欢排行第二,灵泛的紧!头天下午就安置他家乐哥还有家和弟,一家先打上几筐子枣,准备第二天试着卖一点,探探路子。下午打完枣没吃饭,家欢就打开给各加工厂的同学、朋友打,探听行情。竟得到一个消息:有外地客商明天要来枣庄收枣,两块钱一斤!两辆大车已经停在了枣庄的槐树下。到枣庄有十多里的路哩。家欢赶紧联系那两个兄弟,挑枣、装筐,准备明天一大早去卖枣。
老三家和,户口本子上是家合。潘家老弟兄三个响应计划生育政策,一家只生了一个,有讲究的取了名字:家乐、家欢、家合——盼(潘)着合家欢乐哪!一直以来,和和美美,也欢乐着。但家合还是把他的名字改作了家和,据说通过关系把户口本子上都改了,邻里都说家和有路子。邻里虽然也都念叨说家和比较懒的,他倒是不认,还辩解:不是懒,有轻快办法不是更好么?这不,打过去了——
“大哥,明天谁去送枣呀?让二哥家欢去吧,他打听的,人肯定的熟。”
“咱交枣,人家给钱,谁去都一样的。要不我去。”家乐实诚,没事总往地里跑,锄锄地拔拔草,好像他地里总有活。不过,家乐的地侍弄的也的确的好。
老三家和打过后,他给老二家欢打了个:“家欢,明天我把三轮子开上送枣吧,我不忙。”
“还是我去吧,我还想去看看我们现场解决算了。”家欢这么说,最后还是老二家欢去了。
老大家乐还要走地里去忙他的,老三家和乐的自在,老二家欢也确实想去看一看。
和和美美,各得其所,都欢乐着!
客商验收不是太严的,价钱也还可以,就是排队老长老长,麻烦的紧。
老二家欢交完枣就大中午了,回家前打听到明天客商还在枣庄大槐树下收枣,赶紧安置了一个伙计明天提前占队排号。
回家路上就给家乐哥、家和弟分别打了:“下午突击打枣,明天接着卖!”
二
第二天,是老三家和开着三轮子去枣庄送的枣。
家和媳妇嫌家和打枣慢,家和也乐的又会有着怎样的危险?邪神提亚玛特开启了末日审判程序排队轻松。老大家乐咋都行。老二家欢家里没打的枣还多,还要加劲的打枣……
家欢给家和安置了一下到了枣庄找谁,就到自己枣园子去了。
家和一路开着三轮子,唱着小调,不时地还大声吼上一嗓子,路上的人都回头看。
大槐树下又是排了好长的队。虽然家欢安置的人天麻麻亮就推了一个车子来排队了,但是前面早有用筐子排队的,用摩托车排队的,甚至还有推着童车排队的,也有几个拉着一三轮子枣来排队的,他还是落在了几十家子的后面。
开始验枣收枣的时候,太阳早就一竿子高了。
也许两个哥哥早就在家里带着人开始打枣了。
前面好长的队,好多的卖枣的人。
“哥,是这,反正我排上了队,咱打的差不多了就再送上一回,搁一块卖,免得再排队。”家和给大哥家乐二哥家欢都打了这个。心里一定在说:反正我是排队的,你们在打枣,赶紧打,我回去争取你们把枣打完!
“别人会说的,”老大家乐还是好面子。
“想法送来,哪怕重新排队呢。”老三不和哥多嘴,心里有自己的小九九。
侄子开着三轮又送来了十几框子枣。家和让侄子把枣筐子往前面转的时候,不少的人小声地嘀咕,家和才不会管这些哪。侄子转完枣,家和打发侄子回去的时候说:
“回到家里让赶紧打,还不知道明天收不收呢。”
……
三家的枣,三摞子钞票,家和赶天黑才回到家。兄弟三个在金钱来往上清清楚楚的,但互相还是非常放心的。
家乐的枣打完了也卖了(liao)了,家欢家和的枣也剩了不多,不过明天还得卖。
秋夜,村子里弥漫着枣香,兄弟几个的婆娘也许正在家里点着票子哪。
三
这一天是老大家乐开着三轮子来卖枣的。俩弟弟还有一点子枣没有弄完,他就开着三轮子来了。
虽然是排队,这一天也把他累的够呛:张家的三轮子不想发动了要往前挪,他去推;西家就只是几个枣筐子在排着队,前面的枣农卖完枣走了,要往前挪一下也不容易,他又去帮忙……他好像跟谁都熟得很,谁过来都想和他打上一个招呼。
枣不多,他卖完枣回到家,天也早已黑了。
又是一年枣儿红了的时节!
绿叶间没有了那闪烁的红玛瑙了!
枣乡的婆娘们早已不稀罕一朋一伙地揣着钞票,叽叽喳喳地去县里赶集了。
晚上,她们跳完广场舞商量好了:去北京七日游,还要坐飞机,上天安门看一看……
灯下,家和的媳妇看着家和写的稿子:《科学地统一管理乡村,势在必行》。
家和给她讲:要是全村统一组织起来,也许能够把枣管理得更好;把那一小块一小块的枣园子连成片,打药管理也会方便许多,说不了还能够用上飞机打药……
家和媳妇没有多少文化,听不大懂,但是喜欢听,她羡慕文化人,就嫁给了别人都觉得不大勤快的家和。
她靠在家和身上,鼓励家和把稿子投出去……
共 1969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一篇小小说,描述出一家三兄弟在枣喜获丰收后,打枣、卖枣中的辛酸苦辣。一家三兄弟——家乐、家欢、家合,每家有本难念的经,但在家中有了困难,尤其是打枣、卖的季节,兄弟们会伸出援助之手,互相帮忙,他们不计个人得失,互相信赖,毫无防备心,共享着劳动带来的丰收硕果,分享着丰收的喜悦,把农家人的快乐生活尽情发泄,各自向着自己的幸福目标奔向小康生活。小说语言朴实,场面描述栩栩如生,生动活泼,贴近农村生活,很有内涵,耐人咀嚼,读来引人共鸣!欣赏,问候作者!【:刘柳琴】
1楼文友: 16:2 : 5 问候作者,写作快乐,秋日快乐! 刘柳琴,邯郸市作家协会会员。自幼喜爱文学,笔耕不辍,全国第二届职工文学创作班学员。2012年荣登草根名博文化新人榜。已在多家站发表作品近百万字。
回复1楼文友: 18:45:41 谢谢支持
2楼文友: 16:24:46 不错的微小说,如果在语言、修饰上再打磨,润色下,会更完美的! 刘柳琴,邯郸市作家协会会员。自幼喜爱文学,笔耕不辍,全国第二届职工文学创作班学员。2012年荣登草根名博文化新人榜。已在多家站发表作品近百万字。
回复2楼文友: 18:46: 6 漫步柳岸,我成长。谢谢。
楼文友: 16:25:18 恭祝创作丰收,期待更多佳作点缀柳岸,展示您的风采! 刘柳琴,邯郸市作家协会会员。自幼喜爱文学,笔耕不辍,全国第二届职工文学创作班学员。2012年荣登草根名博文化新人榜。已在多家站发表作品近百万字。
回复 楼文友: 18:49:44 漫步柳岸倍心爽,点缀柳岸多豪情。
4楼文友: 19:18: 7 接地气的文字,读了还想读。
回复4楼文友: 18:50:48 就是要接地气,接的好不够好。谢谢了。
5楼文友: 21: 1:07 欣赏生活韵味浓厚的小说,作者辛苦了。连同精彩的编者按一同欣赏
回复5楼文友: 18:51: 看点评,只觉得柳岸就是家园。
郴州治疗白癜风方法如何判断宝宝积食虫咬皮炎护理须知- 上一篇:藩国刘姥姥上台br刘姥姥独白大家都认识我吧
- 下一篇:藩国长城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