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品牌

您的位置:首页 >> 手机品牌

藩国他父亲叫小富

来源:基隆手机网 时间:2020.07.15

摘要:那人说,他父亲叫小富,以前在这一带做过箍漏锅的,就在半月前,得了癌症去世,临死前,他一直在念叨着几个人的名字:三婶、小风、小喜..... 大概四十多年前了吧。

那时,晋南乡下有不少箍漏匠,这些人全都来自晋东南,自古高平出剃头匠,晋城阳城出箍漏锅的。

我们村经常来一对师徒,师傅小富,徒弟小喜。

不约而至,过几天就来一次。扭秧歌一般,挑着担我们开设了‘体验展厅’子,师傅在前边健步疾走,担着炉火铁砧,徒弟在后面步步紧随,挑着锅灶被子,徒弟是不能走到师傅前面的。

来了,就老地方,三婶家门外大槐树下。

不用吆喝,风箱呼塌呼塌响起来了,炉火红了,村民携着锅盆纷至沓来。

“小富啊!你可是好一向子没来了。”

“一向没见,小喜成大小伙了”。

被称做师傅的小富大概也就三十来岁,忙着火中烧着的物件,头也不抬,强装一笑,徒弟小喜用袖子一抹,满脸乌黑,但透出狡黠、机灵、聪颖、秀气。

这师徒俩爱来这村里,有人说小富和三婶好,三婶有个姑娘小风,已经十七岁,大大的眼睛,一双长辫子齐垂腰背。她每天给这对师徒送一些馒头、开水。

和其它箍漏锅的不同,他们不用睡牛草房、不用睡在锅炉旁,晚上熄了炉子,吃完自己做的小米饭,他们就去三婶家,三婶家有一孔旧窑,晚上他们就睡在那里。

当然了,他们也是有报答的。比如打一些门上的铁环,家什上的锁链、修一些旧铁件,他们一待数天,三婶和小风也为他们缝洗衣被,间或留一些晋东南小米,换一些晋南的面食。

有一天,徒弟对师傅说:“师傅,我不想走了。”

师傅似乎没有听见,夹起一块烧的通红的铁器,对着围观的小孩子轻轻一声:“嘘——”,自顾叮叮当当捻打起来,那么认真仔细。

只是到了晚上,灭了炉火,收了摊子,师傅并不急着睡觉,拧开一瓶散白酒,一人倒了一杯,然后直视徒弟;“是不是小风?”

有天晚上,小喜借故给小风送脸盆,天亮才回。

小喜并不躲避,反而迎着师傅的眼睛,坚定的点了点头。

师傅本来想说什么,但没开口,已经忍不住泪水,四年了,吃一锅饭,睡一床被,他们朝夕相处,已经不是师徒,而是亲兄弟,小喜小风俩个年轻人,他看在眼里,真的想成全他们,他又想起了三婶,但是——

“小喜,我担心,你怎么养活她们孤女寡母?”

“师傅,我年轻,我不怕吃苦,我出力能养活她们。”

师傅说:“我给你想好了,我们箍漏匠,虽然苦点,脏点,但还算手艺,今后,我把箍漏挑子留给你,我把附近这块底盘也留给你,你就领着小风做这种营生吧,你告诉三婶,我走了,我这辈子已经对不起一个人了,我会想她的,你们一家好好生活吧!“

当天晚上师傅小富就空手走了。

从此后,人们再没有看到过箍漏锅师傅小富的影子,而在晋南乡村里,常常看到一对箍漏匠的身影,不是一师一徒,而是一男一女,一夫一妻,那是小喜和小风。

转眼到了二零一一年的春天,随着时代发展、物质丰富,箍漏匠已经销声匿迹了,徒弟小喜早已改行,已经六十多岁,如今他叫喜奎,经营着一家木器生意,儿子考上了大学,女儿嫁到城市,外孙已经八九岁,一家生活美满,风平浪静,开始安享天伦之乐。

忽然一天早上,一个开着轿车,穿戴整齐,大约四十左右的男人,直接找到镇上喜奎的铺子里,从他的眼睛里,喜奎看到了一个人,那是师傅的影子。

那人说,他父亲叫小富,以前在这一带做过箍漏锅的,就在半月前,得了癌症去世,临死前,他一直在念叨着几个人的名字:三婶、小风、小喜.....

“我的师傅啊!”喜奎一把抱住师傅的儿子,早已老泪纵横......

共 1 08 字 1 页 转到页中央电视台、中国络电视台:今天上午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2014年GDP增长预期在7.5%左右 【编者按】这篇作品含量很大,内涵丰富,时间跨越40多年,塑造的师徒是手艺人的缩影,围绕这一个情字,打动人心,黯然泪下。推荐佳作了。 【 王老大】【江山部精品推荐01508 002】

1楼文友: 09:49:58 小小说注意段落合理设置。问好了。

2楼文友: 10:55:02 谢谢老师的精心修改,通顺了许多,愈加深刻了主题。真的谢谢了!! 我笑看人生

先声药业研发
先声药业再上市
太极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