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商家跑路当用好法治抓手拳
对个体工商户收取预付款实行备案管理,对未经备案私自收取预付款的商家依法处罚。如此从源头上规范预付款收取,才能让消费者的权益更有保障
湖北省12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近日继续审议《湖北省消费者权益保护条例(修订草案)》,修订草案规定,经营者未事先通知已交预付款的消费者并作出妥善安排,不提供或者不依照约定提供商品、服务又无法联络的,视为欺诈行动(8月15日《法制》)。
湖北修法拟将商家卷款跑路的情形视为欺诈行动,对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惩治跑路商家无疑具有重要意义。这意味着,消费者不但可以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5 条规定,要求商家退回预付款未消费完的金额、利息以及为此必须支付的费用,还可以根据该法第55条规定,要求商家按预付款未消费金额的三倍增加赔偿其遭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按5百元赔偿。如此一来,跑路商家 偷鸡不成蚀把米 ,且不说其行为是不是构成犯罪,光惩罚性赔偿这一条就够其 喝一壶 了。
预付款消费对公众而言并不陌生。笔者就曾在美容美发、百货零售、休闲健身、餐饮服务等店面交过预付款。反正是相对固定的周期性消费,预付后能够享受一定的优惠,又何乐而不为?看了湖北修法的草案,对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可享受三倍赔偿的条款,笔者自认为权益有了更多保障的同时,又不禁生出些担忧来:商家已经卷款跑路,预付款都没有下落了,又该到哪里去找商家要那三倍赔偿款呢?为了那区区几百块钱,犯得着去较真吗?
面对商家卷款跑路,很多人自认倒霉,不愿叫真,这在一定程度上更加纵容了跑路商家。但若要较真,怎样依法快速维权是摆在消费者眼前的一大困难。很多人虽然交了预付款,但是对商家的信息知之甚少,更多的是 只认店面不认人 ,等到商家跑路,才发现自己连老板姓甚名谁都不知道。其实,在这种情况下,消费者可以向12 15进行投诉,工商部门收到投诉后,应及时查明情况,尽快联系商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促使其主动将预付款返还给消费者。如果商家拒不配合或根本联系不上的,既可将商家的具体信息提供给消费者,由消费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也可统计受害消费者的人数和金额,推举代表提起团体诉讼,让众多的消费者不用投入太多的精力,合法权益一样能够得到保障。在促使商家承当相应民事的同时,工商部门要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56条的规定,决定对其是否给予行政处罚。依法给予行政处罚的,必须将此记入商家的信誉档案,让其为自己的失信行为再次付出信用惩戒的代价。
对企业预支卡的管理,商务部曾出台《单用途商业预支卡管理办法(试行)》,对发卡企业进行备案管理,措施包括预付卡备案、资金存管、实名登记、非现金购买、限额发行等。但这1《办法》其实不适用于个体户,实践中大量卷款跑路的商家常常就是这些个体户。因此,要有效杜绝商家卷款跑路,有必要参照此《办法》的规定,对个体工商户收取预付款实行备案管理,对未经备案私自收取预付款的商家依法处罚。如此从源头上规范预付款收取,才能让消费者的权益更有保障。
重庆哪家医院白驳风治得好云南去看癫痫病得多少钱
日照治疗前列腺炎方法
- 上一篇:郑州女子遭杀害半只鞋印帮警方破案拳
- 下一篇:图阅2019年春茶采摘播报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