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行情

您的位置:首页 >> 手机行情

女性遇家暴、歧视怎么办?有这些法律政策保驾护航[多图]

来源:基隆手机网 时间:2020.08.14

改革开放至今,我们一直都在宣传男女平等,现在不像过去,男人是家里的天,如今女人在家庭中的地位逐渐提升了,也更有话语权了。但在现实生活中女人仍面对一些问题,比方说家暴,职场歧视,对于这些情况,女性朋友应该拿起法律的武器来捍卫自己的权利。

1、这些法律法规来护驾

反对家庭暴力不是一件“家务事”

“打老婆是家务事”、“棍棒底下出孝子”等传统观念依然存在;部分基层民警仍然把家暴作为“家务事”,不愿深入干预家暴案件……长期以来,家庭暴力都为家庭的和睦蒙上了一层阴影。

不过,2016年3月1日正式颁布实施的《反家暴法》为家暴受害者“撑起腰杆”。

《反家暴法》明确了家暴范围,即家庭成员之间以殴打、捆绑、残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经常性谩骂、恐吓等方式实施的身体、精神等侵害行为。

值得一提的是,《反家暴法》还提出,家庭成员以外共同生活的人之间实施的暴力行为,参照本法规定执行。这也就意味着“同居暴力”也纳入其中。

《反家暴法》还提出,当事人因遭受家庭暴力或者面临家庭暴力的现实危险,向人民法院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

此前有媒体报道,截至2017年10月底,全国各地法院共发出1830份人身安全保护令,成为许多长期遭受家庭暴力受害者的“保护伞”。

除了《反家暴法》的“保驾护航”,近日,全国妇联还发出《妇联组织受理家庭暴力投诉工作规程(试行)》,要求进一步规范妇联组织受理家暴投诉工作,切实履行妇联组织预防和制止家暴的法定职责。

这份最新出台的妇联组织受理家暴投诉工作规程内容共16条,主要包括了向社会公布接受咨询和投诉机构的通信地址、电子信箱、投诉、工作时间等内容。

破解性别歧视助力女性职场发展

前段时间,云南省某医院在招聘中规定“男性毕业生可考虑优先录用”引起了争议。无独有偶,近日,一女性员工在孕产期间被辞退的也被广泛讨论。

在社会关注的声音之外,女性在职场上的合法权益也有法律在“保驾护航”。

根据《就业促进法》的规定,用人单位招用人员,除国家规定的不适合妇女的工种或者岗位外,不得以性别为由拒绝录用妇女或者提高对妇女的录用标准。

《就业促进法》还规定,用人单位录用女职工,不得在劳动合同中规定限制女职工结婚、生育的内容。

此外,《妇女权益保障法》则规定,任何单位不得因结婚、怀孕、产假、哺乳等情形,降低女职工的工资,辞退女职工,单方解除劳动(聘用)合同或者服务协议。

除了法律对职场女性合法权益的保护,多地还推出了帮助女性就业的一系列措施。

如,天津从今年起实施“百万技能人才培训福利计划”,增强妇女就业能力;四川于去年底启用居家灵活就业孵化园,开展各类女性素质提升培训等。

31省份延长产假生育福利有保障

说到女性最为关注的话题,生育类话题一定“榜上有名”。尤其在“全面两孩”政策全面落地后,女性在生育过程中可以有哪些福利待遇保障,受到社会关注。

2016年,新修改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规定,符合法律法规生育子女的夫妻,可获得延长生育假的奖励或其他福利待遇。

对此,各地普遍修改了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将产假调整为“国家规定假期98天+生育奖励假”。注意到,目前31个省份都已延长了产假。延长后,各地产假最短的也达到了128天。

此外,随着“两孩”政策的出台,使得越来越多的育龄妇女享受到了生育保险待遇。截至2016年底,中国生育保险待遇水平达到人均15385元,比2012年增加4098元,年均增长8.1%。

破解“三点半难题”、“入园难”等教育难题

小学生放学过早的“三点半难题”给妈妈们接孩子带来了诸多不便,也引起了社会关注。在今年全国两会“部长通道”上,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对此问题作出了回应。

陈宝生指出,去年2月,教育部下发了关于解决这个问题的通知,一年来问题有了一定程度缓解。已经有25个省份下发通知,制定了符合各省实际的政策措施。经过一年多的实践,已经摸索了一些比较可行的、能够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

陈宝生还表示:“接下来我们要做的,一是总结成功经验,加以推广;二是和有关部门协商,解决三点半难题涉及的相关政策问题。学校周围野蛮生长的这些托管班,要进行治理,加以立法,至少是用行政法规加以解决。”

除了“三点半难题”,如何破解“入园难入园贵”问题,也一直是妈妈们关注的热点,尤其是“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面对新一轮入园高峰,又该如何破局?

2017年5月,教育部等四部门印发的《关于实施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的意见》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广覆盖、保基本、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全国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85%,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在园幼儿数占在园幼儿总数的比例)达到80%左右。(完)

2、家暴男不离婚怎么办

1、走法律程序

我国有明确的法律规定,我们有自由的婚姻权利,包括离婚的权利。可直接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

起诉离婚需要提交起诉状一式两份、原告本人身份证及复印件、结婚证及复印件,到被告住所地起诉立案,如果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到被告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起诉立案;如果被告下落不明或被采取强制措施的,到原告住所地或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起诉立案。

2、收集家暴证据

可以通过拍摄各种家暴过程,以及家暴造成的伤害以及家暴所使用的凶器,这些东西都是可以作为证据的。同时可以对家暴施虐者起到震慑的作用。如果不方便的话,可以暗地里收集证据。对离婚有很大的帮助。

3、直接分居

我国《婚姻法》规定的“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两年的,可以认定夫妻感情确已破裂”这条规定。因感情不和导致分居满两年只是法院作为判定准予双方离婚与否的一个考虑因素,法院必须根据整个案情,判断夫妻感情是否确已破裂。但是因感情不和导致分居满两年不能自动离婚。法律没有规定分居可以自动离婚,离婚必须按照法律程序进行,分居两年不可以自动离婚、分居多久都不可以自动离婚。

4、向外界求助

在丈夫是个无赖,老是拖着不肯离婚的情况下,你可以向妇联或者是社区寻求帮助,在外界力量的帮助下,能够解决这个问题。一定不要自己对抗。

3、女人遇上家暴怎么办

1、第一次家暴就坚决分手

家暴和出轨一样只有0次和无数次这两种情况。所以在他第一次打你时,就要下决心尽快和他分手。在恋爱期间就能够看出一些端倪,虽然也许在暴力之后对方会向你道歉,忏悔,甚至是写悔过书,但这些都是扯淡的。家暴一定会再犯,并且越来越频繁,越来越严重。心理学上提出人的行为是由奖励和惩罚形成的,如果家暴之后没有惩罚,那么家暴一定会继续。

2、勇敢的反抗

如果你已经和他结婚了,面对拳头,你要勇敢地反抗。决不让他想通过暴力制服你的目的得逞,否则,他会变本加厉,越打越上瘾。研究表明,如果男人不能通过对妻子施暴达到他的目的,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他就不会再用这种方法来对付妻子。

3、保持经济和生活的独立

如果他对你的暴力折磨越来越频繁和严重,你整天生活在恐惧中,并开始为自己的生命担心。你也许会下决心远走高飞,以便彻底摆脱他,重新过上没有恐惧的正常人的生活。但是你最好是有自己独立的经济来源,能够独自谋生,而不是完全依赖于对方,这样你想走就走。

4、寻求司法保护

法律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造成伤害后果的,行为人应负刑事。女性首先是人,其次才是女人。女性的人身权利,和男人一样,是受我国法律保护的。

目前,法律虽然不健全,暂时管不了家庭成员之间因冲突造成的轻微的暴力伤害,但如果伤害后果按照有关鉴定标准构成轻伤和重伤的,公安机关和检察院都会把它作为刑事案件立案。

因此,在你被打成轻伤或重伤后,应迅速向当地派出所报案,或向当地法院以虐待罪对他提起自诉,用法律来保护自己。

婚姻需要两个人共同承担家庭,互相关爱,包容理解,携手共进,这是婚姻的经营之道。在家庭生活中女人遇上家暴问题,决不能犹豫,要及时的寻求帮助,保证自己的人身安全。我们国家也颁布了《反家暴法》依法保障女人的权益,今天是三八妇女节,女人节日快乐更要知法懂法。

改革开放至今,我们一直都在宣传男女平等,现在不像过去,男人是家里的天,如今女人在家庭中的地位逐渐提升了,也更有话语权了。但在现实生活中女人仍面对一些问题,比方说家暴,职场歧视,对于这些情况,女性朋友应该拿起法律的武器来捍卫自己的权利。

1、这些法律法规来护驾

反对家庭暴力不是一件“家务事”

“打老婆是家务事”、“棍棒底下出孝子”等传统观念依然存在;部分基层民警仍然把家暴作为“家务事”,不愿深入干预家暴案件……长期以来,家庭暴力都为家庭的和睦蒙上了一层阴影。

不过,2016年3月1日正式颁布实施的《反家暴法》为家暴受害者“撑起腰杆”。

《反家暴法》明确了家暴范围,即家庭成员之间以殴打、捆绑、残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经常性谩骂、恐吓等方式实施的身体、精神等侵害行为。

值得一提的是,《反家暴法》还提出,家庭成员以外共同生活的人之间实施的暴力行为,参照本法规定执行。这也就意味着“同居暴力”也纳入其中。

《反家暴法》还提出,当事人因遭受家庭暴力或者面临家庭暴力的现实危险,向人民法院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

此前有媒体报道,截至2017年10月底,全国各地法院共发出1830份人身安全保护令,成为许多长期遭受家庭暴力受害者的“保护伞”。

除了《反家暴法》的“保驾护航”,近日,全国妇联还发出《妇联组织受理家庭暴力投诉工作规程(试行)》,要求进一步规范妇联组织受理家暴投诉工作,切实履行妇联组织预防和制止家暴的法定职责。

这份最新出台的妇联组织受理家暴投诉工作规程内容共16条,主要包括了向社会公布接受咨询和投诉机构的通信地址、电子信箱、投诉、工作时间等内容。

破解性别歧视助力女性职场发展

前段时间,云南省某医院在招聘中规定“男性毕业生可考虑优先录用”引起了争议。无独有偶,近日,一女性员工在孕产期间被辞退的也被广泛讨论。

在社会关注的声音之外,女性在职场上的合法权益也有法律在“保驾护航”。

根据《就业促进法》的规定,用人单位招用人员,除国家规定的不适合妇女的工种或者岗位外,不得以性别为由拒绝录用妇女或者提高对妇女的录用标准。

《就业促进法》还规定,用人单位录用女职工,不得在劳动合同中规定限制女职工结婚、生育的内容。

此外,《妇女权益保障法》则规定,任何单位不得因结婚、怀孕、产假、哺乳等情形,降低女职工的工资,辞退女职工,单方解除劳动(聘用)合同或者服务协议。

除了法律对职场女性合法权益的保护,多地还推出了帮助女性就业的一系列措施。

如,天津从今年起实施“百万技能人才培训福利计划”,增强妇女就业能力;四川于去年底启用居家灵活就业孵化园,开展各类女性素质提升培训等。

31省份延长产假生育福利有保障

说到女性最为关注的话题,生育类话题一定“榜上有名”。尤其在“全面两孩”政策全面落地后,女性在生育过程中可以有哪些福利待遇保障,受到社会关注。

2016年,新修改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规定,符合法律法规生育子女的夫妻,可获得延长生育假的奖励或其他福利待遇。

对此,各地普遍修改了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将产假调整为“国家规定假期98天+生育奖励假”。注意到,目前31个省份都已延长了产假。延长后,各地产假最短的也达到了128天。

此外,随着“两孩”政策的出台,使得越来越多的育龄妇女享受到了生育保险待遇。截至2016年底,中国生育保险待遇水平达到人均15385元,比2012年增加4098元,年均增长8.1%。

破解“三点半难题”、“入园难”等教育难题

小学生放学过早的“三点半难题”给妈妈们接孩子带来了诸多不便,也引起了社会关注。在今年全国两会“部长通道”上,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对此问题作出了回应。

陈宝生指出,去年2月,教育部下发了关于解决这个问题的通知,一年来问题有了一定程度缓解。已经有25个省份下发通知,制定了符合各省实际的政策措施。经过一年多的实践,已经摸索了一些比较可行的、能够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

陈宝生还表示:“接下来我们要做的,一是总结成功经验,加以推广;二是和有关部门协商,解决三点半难题涉及的相关政策问题。学校周围野蛮生长的这些托管班,要进行治理,加以立法,至少是用行政法规加以解决。”

除了“三点半难题”,如何破解“入园难入园贵”问题,也一直是妈妈们关注的热点,尤其是“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面对新一轮入园高峰,又该如何破局?

2017年5月,教育部等四部门印发的《关于实施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的意见》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广覆盖、保基本、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全国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85%,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在园幼儿数占在园幼儿总数的比例)达到80%左右。(完)

2、家暴男不离婚怎么办

1、走法律程序

我国有明确的法律规定,我们有自由的婚姻权利,包括离婚的权利。可直接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

起诉离婚需要提交起诉状一式两份、原告本人身份证及复印件、结婚证及复印件,到被告住所地起诉立案,如果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到被告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起诉立案;如果被告下落不明或被采取强制措施的,到原告住所地或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起诉立案。

2、收集家暴证据

可以通过拍摄各种家暴过程,以及家暴造成的伤害以及家暴所使用的凶器,这些东西都是可以作为证据的。同时可以对家暴施虐者起到震慑的作用。如果不方便的话,可以暗地里收集证据。对离婚有很大的帮助。

3、直接分居

我国《婚姻法》规定的“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两年的,可以认定夫妻感情确已破裂”这条规定。因感情不和导致分居满两年只是法院作为判定准予双方离婚与否的一个考虑因素,法院必须根据整个案情,判断夫妻感情是否确已破裂。但是因感情不和导致分居满两年不能自动离婚。法律没有规定分居可以自动离婚,离婚必须按照法律程序进行,分居两年不可以自动离婚、分居多久都不可以自动离婚。

4、向外界求助

在丈夫是个无赖,老是拖着不肯离婚的情况下,你可以向妇联或者是社区寻求帮助,在外界力量的帮助下,能够解决这个问题。一定不要自己对抗。

3、女人遇上家暴怎么办

1、第一次家暴就坚决分手

家暴和出轨一样只有0次和无数次这两种情况。所以在他第一次打你时,就要下决心尽快和他分手。在恋爱期间就能够看出一些端倪,虽然也许在暴力之后对方会向你道歉,忏悔,甚至是写悔过书,但这些都是扯淡的。家暴一定会再犯,并且越来越频繁,越来越严重。心理学上提出人的行为是由奖励和惩罚形成的,如果家暴之后没有惩罚,那么家暴一定会继续。

2、勇敢的反抗

如果你已经和他结婚了,面对拳头,你要勇敢地反抗。决不让他想通过暴力制服你的目的得逞,否则,他会变本加厉,越打越上瘾。研究表明,如果男人不能通过对妻子施暴达到他的目的,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他就不会再用这种方法来对付妻子。

3、保持经济和生活的独立

如果他对你的暴力折磨越来越频繁和严重,你整天生活在恐惧中,并开始为自己的生命担心。你也许会下决心远走高飞,以便彻底摆脱他,重新过上没有恐惧的正常人的生活。但是你最好是有自己独立的经济来源,能够独自谋生,而不是完全依赖于对方,这样你想走就走。

4、寻求司法保护

法律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造成伤害后果的,行为人应负刑事。女性首先是人,其次才是女人。女性的人身权利,和男人一样,是受我国法律保护的。

目前,法律虽然不健全,暂时管不了家庭成员之间因冲突造成的轻微的暴力伤害,但如果伤害后果按照有关鉴定标准构成轻伤和重伤的,公安机关和检察院都会把它作为刑事案件立案。

因此,在你被打成轻伤或重伤后,应迅速向当地派出所报案,或向当地法院以虐待罪对他提起自诉,用法律来保护自己。

婚姻需要两个人共同承担家庭,互相关爱,包容理解,携手共进,这是婚姻的经营之道。在家庭生活中女人遇上家暴问题,决不能犹豫,要及时的寻求帮助,保证自己的人身安全。我们国家也颁布了《反家暴法》依法保障女人的权益,今天是三八妇女节,女人节日快乐更要知法懂法。

四个月婴儿拉稀
晋中白癜风治疗
伊春治白癜风较好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