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您的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市林业局通报我市林业建设成效

来源:基隆手机网 时间:2020.06.20

市林业局通报我市林业建设成效

绿色,是最美的发展底色。党的十八大首次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提出努力建设“美丽中国”,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的愿景。按照中省决策部署,近年来,市委、市政府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高位谋划,强力推进,先后实施了秦东大地园林化、绿化秦东大地三年行动、“大三角”绿色通道建设等造绿工作,全市林业建设进展明显,区域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得到上级部门和广大群众的普遍肯定。近日,市委外宣办、市政府办召开“喜迎党的十九大,建设‘三地一中心’,奋力实现追赶超越”系列发布会,市林业局总工程师、发言人卢益民就林业建设成效进行了通报。——造林绿化取得新突破。以建设绿色东大门为目标,在全省率先实施大地园林化建设,突出城镇、村庄身边增绿,聚焦道路、河流、景区绿化,大力开展荒山、荒沟、荒沙治理。先后按照国省建设标准这次与伊势丹一同进京的还有永旺集团。永旺购物中心所在的中关村国际商城位于北五环与六环之间的京昌高速与北清路交汇处,组织实施了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国省道路及县乡村道路绿化;采用防护林带+湿地公园的模式受到台风“维森特”的影响,开展了黄渭洛三河防护景观林建设;围绕营造环城环镇环村林带,组织实施了中心城市和县城城区、镇办村庄、工矿园区、旅游景区绿化;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开展了乡村绿化和农田林建设;以流域为单元,采取人工造林、飞播造林和封山育林、自然修复相结合,集中连片实施了南北台塬绿化、渭北山区和秦岭北麓植被恢复等荒山荒坡生态治理,打造了一大批规模大、标准高、效果好的绿化工程。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共完成工程造林262.3万亩,新增绿地385万亩,森林覆盖率由“十二五”初的18.9%提高到25.5%,林木绿化率由23%提高到30.2%,完成森林抚育87.4万亩,境内森林林分质量不断提高,市域内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初步呈现出“县城周边千亩片林点缀,城区万亩森林环绕,台塬山地绿荫掩映,河流两岸绿水交融,交通沿线林带连绵”的良好生态景观效果。——林业产业迅猛发展。坚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通过项目支撑、典型引领,全市新建干杂果经济面积43万亩,总面积达到237万亩,花椒面积占据了全省半壁江山,柿子面积全省排名第一,红枣是全省第二大主产区,核桃成为全省发展最快的地市,干杂果经济林万亩镇、千亩村层出不穷。临渭区被中国经济林协会授予“中国核桃之乡”,富平柿子、大荔冬枣、韩城花椒成为全市农产品驰名品牌;发展林下中药材、森林蔬菜种植20万亩,林下养鸡、养猪52万只,建成油用牡丹基地4.2万亩,创建中省林下经济及绿色产业示范基地3个,命名市级经济林专业村52个;年均培育林木苗木3万余亩,白蜡、皂角、楸树、栾树、美国红枫等乡土和新优树种增加;建成9处森林公园、8处国家级湿地公园和1处国家级沙漠公园。2016年全市林业产业产值达45.66亿元,较2012年同比增加15亿元,林业产业已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之一。——森林资源得到有效保护。严守生态红线,颁布了全市首部地方林业法规《渭南市湿地保护条例》,合阳、大荔、潼关、白水4县在全省率先成立了县级湿地管理机构,全市恢复退化湿地5万亩,退耕还湿1.3万亩,湿地面积累计达到121.7万亩,居全省第一。落实各级人民政府森林防火主体,组建专业和半专业扑火队伍19支625人,严管野外火源,加大巡查力度,强化森林防火工作。聘请护林人员495名,管护森林资源683万亩,加强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检疫防治、应急反应体系建设。持续开展盗伐林木、乱占林地专项整治活动,各种破坏森林、湿地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得到遏制。——林业改革稳步推进。以盘活森林资源、增强林业发展活力为目标,积极探索和创新林业发展体制机制及发展方式。巩固完善集体林权改革前期主体改革成果,组织指导集体林权规范流转,积极开展公益林保险,认真落实生态效益补偿、森林保险、林权抵押贷款等政策,大力组织建立林业服务中介组织,全市流转林地4.1万亩,公益林保险年参保面积492.9亩,生态效益补偿落实到20万农户,林业合作社已发展到95家,其中有国家级示范社3家,省级5家,入社成员6000余人。分类推进12个国有林场改革,调研编制了《渭南市国有林场改革实施方案》,批复了各县《国有林场改革实施方案》,到今年年底,全市国有林场将全面完成主体改革任务。同时,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简政放权的工作安排,下放林木种子生产经营许可、出省木材运输许可、非国家重点野生动物及其产品经营利用许可等行政审批事项7项,采集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和省重点保护野生植物采集证、建立国家湿地公园、国家重点野生动物驯养繁殖许可、木材经营加工许可、国有林场、森林公园设立、变更与撤销等行政许可前期审查13项,下放率59%。——生态扶贫扎实开展。依托贫困地区资源现状,充分发挥行业优势,分类施策,精准帮扶,大力开展生态扶贫。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全市在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选聘生态护林员1225名,实施生态公益岗位脱贫。开展技术培训50场次,帮扶17926户贫困户发展干杂果经济林、林下种植养殖、苗木花卉9.64万亩,帮助贫困群众致富。突出监管,落实林业惠农政策,为18429户贫困户发放生态效益补偿金240万元,给13732户贫困户兑付退耕还林补助386万元。向贫困地区倾斜安排生态建设工程和项目,努力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整片造林涉及贫困村83个造林7.6万亩,绿化贫困村村庄538个面积2.6万亩。今后,全市林业将突出生态、民生两大主题,大力开展国土绿化,全面发展绿色产业,严格保护森林湿地资源,着力构建比较完备的森林生态体系、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和比较繁荣的森林文化体系,努力实现“南北两山森林化、南北两塬绿色化、中部平原园林化”,到2020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30%以上,让绿色成为秦东大地的主色调。卢益民同时倡导全市人民更加踊跃地投身生态建设,全民动手,共同努力,让渭南无山不绿、有水皆清、四时花香、万壑鸟鸣!

松原治疗白斑病费用
奥利司他胶囊吃后反应
本溪白癜风好的医院